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研究--基于省级审计机关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2.审计组织方式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 组织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 国家审计理论 | 第20-22页 |
3.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与审计组织方式 | 第22-30页 |
3.1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1.1 审计范围拓宽 | 第22-23页 |
3.1.2 技术方法发展迅速 | 第23-24页 |
3.1.3 组织方式面临挑战 | 第24页 |
3.2 国家审计组织结构与方式 | 第24-30页 |
3.2.1 审计机关结构 | 第25-26页 |
3.2.2 审计组织方式 | 第26-30页 |
4.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现状 | 第30-33页 |
4.1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特点 | 第30-32页 |
4.1.1 省级审计机关作用突显 | 第30-31页 |
4.1.2 以事后审计为主 | 第31-32页 |
4.1.3“结合型”绩效审计占多数 | 第32页 |
4.2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评述 | 第32-33页 |
5.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33-39页 |
5.1 挑战: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困境 | 第34-38页 |
5.1.1 审计资源难以满足审计需求 | 第34-35页 |
5.1.2 审计组织方式理论支撑不足 | 第35页 |
5.1.3 审计协同机制尚不健全 | 第35-37页 |
5.1.4 审理力量不足、考核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5.2 机遇: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 | 第38-39页 |
5.2.1 审计项目统筹管理和信息公开 | 第38-39页 |
5.2.2 建立健全审计执法责任制 | 第39页 |
5.2.3 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 第39页 |
6.优化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对策 | 第39-47页 |
6.1 构建基于组织管理理论的框架 | 第40-43页 |
6.2 改善审计项目流程 | 第43-45页 |
6.2.1 审计计划:宏观把握和自主立项 | 第43-44页 |
6.2.2 审计执行:信息化和业务指导 | 第44页 |
6.2.3 审计终结:标准系统化、合理评估 | 第44-45页 |
6.3 选择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组织方式 | 第45-47页 |
6.3.1 署定项目:审计项目联合与层级联合 | 第45-46页 |
6.3.2 省定项目:统一组织、审训结合 | 第46页 |
6.3.3 地方项目:项目为中心的独立型绩效审计 | 第46-47页 |
7.总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