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教育随笔中的实践性知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0页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1. 语文名师 | 第10-11页 |
2. 教育随笔 | 第11页 |
3. 实践性知识 | 第11-12页 |
一、教育随笔促进实践性知识积累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一) 哲学依据 | 第12页 |
(二) 心理学依据 | 第12-13页 |
(三) 语言学依据 | 第13-14页 |
(四) 教育学依据 | 第14-15页 |
二、语文名师教育随笔中体现的实践性知识 | 第15-29页 |
(一) 语文名师的教育信念 | 第15-18页 |
(二) 语文名师的自我知识 | 第18-21页 |
(三) 语文名师的策略性知识 | 第21-24页 |
(四) 语文名师的情境性知识 | 第24-26页 |
(五) 语文名师的反思性知识 | 第26-29页 |
三、语文名师教育随笔中体现的实践性知识的特性 | 第29-37页 |
(一) 实践性 | 第29-30页 |
(二) 情感性 | 第30-32页 |
(三) 模糊性 | 第32-33页 |
(四) 整体性 | 第33-34页 |
(五) 建构性 | 第34-37页 |
四、反思及启示 | 第37-40页 |
(一)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第37-38页 |
(二) 关于实践性知识的语文学科特性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