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一)创新教学模式的需要 | 第10页 |
(二)适应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四)顺应农村化学教学的需要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一)了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 第13页 |
(二)明确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 第13页 |
(三)讨论任务驱动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第13-14页 |
(四)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 | 第14页 |
四、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三)观察法 | 第15页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三)多元智力理论 | 第17-18页 |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18-19页 |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 | 第19-20页 |
(一)“认知”驱动 | 第19-20页 |
(二)“自我提高”驱动 | 第20页 |
(三)“附属”驱动 | 第20页 |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20-25页 |
(一)任务为主线 | 第21-22页 |
(二)教师为主导 | 第22-23页 |
(三)学生为主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对于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 第25-28页 |
一、学生学习基础差 | 第25-26页 |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 第26页 |
三、误用新教学方式 | 第26-27页 |
四、教材要求与考试要求不一致 | 第27页 |
五、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28-43页 |
一、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意义 | 第28-31页 |
(一)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28-29页 |
(二)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 第29-31页 |
二、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 | 第31-37页 |
(一)创设任务情境 | 第31-33页 |
(二)抛出课程总任务 | 第33-34页 |
(三)对总任务进行分解 | 第34页 |
(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 第34-35页 |
(五)回归任务形成结论 | 第35页 |
(六)实施课后评价反思 | 第35-37页 |
三、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37页 |
四、农村高中化学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7-43页 |
(一)关于“任务”的问题 | 第37-40页 |
(二)关于“分组”的问题 | 第40页 |
(三)关于“评价”的问题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农村高中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 | 第43-51页 |
一、教学案例一《萃取和分液》 | 第43-47页 |
二、教学案例二《硫酸》 | 第47-51页 |
第六章 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 第51-54页 |
一、教学过程要灵活多变 | 第51页 |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综合安排 | 第51页 |
三、任务设计要凸显主题 | 第51-52页 |
四、教材内容处理要灵活多变 | 第52-53页 |
五、教学实施过程要深度挖掘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二、展望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附录Ⅰ 任务完成过程评价量表 | 第62-63页 |
附录Ⅱ 课后调查问卷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