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6-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21页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1-24页
        1.2.1 研究目标第21-22页
        1.2.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1.3.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26-27页
        1.4.1 营销学视角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第26页
        1.4.2 基于双重态度模型论证国家形象具有二重性第26页
        1.4.3 探索二重性框架下的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机理第26-27页
2 文献综述第27-56页
    2.1 国家形象第27-44页
        2.1.1 国家形象的概念第27-31页
        2.1.2 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第31-37页
        2.1.3 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第37-43页
        2.1.4 小结第43-44页
    2.2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第44-47页
        2.2.1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提出第44-46页
        2.2.2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营销学研究第46-47页
        2.2.3 小结第47页
    2.3 整合营销传播第47-56页
        2.3.1 整合营销传播的诞生——从促销到传播第47-48页
        2.3.2 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概念第48-53页
        2.3.3 国家形象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第53-55页
        2.3.4 小结第55-56页
3 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国家形象实证研究第56-75页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6-60页
        3.1.1 国家形象的理论基础——态度理论第56-57页
        3.1.2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第57-58页
        3.1.3 研究假设第58-60页
    3.2 研究设计第60-68页
        3.2.1 案例国家和被试的选择第60-61页
        3.2.2 外显国家形象量表设计第61-66页
        3.2.3 内隐国家形象测量第66-68页
        3.2.4 实验过程第6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8-73页
        3.3.1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68-69页
        3.3.2 被试对韩国的基础态度第69-71页
        3.3.3 积极干预条件下被试对韩国的态度第71-72页
        3.3.4 消极干预条件下被试对韩国的态度第72-73页
    3.4 研究结论第73-75页
        3.4.1 国家形象具有二重性第73-74页
        3.4.2 内隐国家形象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74-75页
4 国家形象二重性下的整合营销传播机理分析第75-96页
    4.1 目标公众国家形象感知的概念模型第75-82页
        4.1.1 国家形象是目标公众感知的结果第75-79页
        4.1.2 国家形象感知中的媒介第79-81页
        4.1.3 目标公众的国家形象信息接触第81-82页
    4.2 信息来源与国家形象第82-88页
        4.2.1 公开的诱导信息第84-85页
        4.2.2 自发信息来源第85-86页
        4.2.3 经验信息来源第86-88页
    4.3 信息传播媒介与国家形象第88-96页
        4.3.1 理解信息传播媒介第88-89页
        4.3.2 新媒介时代来临第89-92页
        4.3.3 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媒介接触第92-96页
5 国家形象二重性下的整合营销传播实证分析第96-117页
    5.1 问卷开发与数据收集整理第96-102页
        5.1.1 问卷设计第96-98页
        5.1.2 问卷预测试第98-99页
        5.1.3 数据收集和整理第99-100页
        5.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100-102页
    5.2 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102-107页
        5.2.1 信度分析第102-103页
        5.2.2 效度分析第103-107页
    5.3 假设检验第107-112页
        5.3.1 信息接触来源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第108-110页
        5.3.2 信息接触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第110-112页
    5.4 小结第112-117页
        5.4.1 目标公众信息接触来源影响国家形象感知第112-113页
        5.4.2 目标公众信息接触媒介影响国家形象感知第113-115页
        5.4.3 国家形象二重性下的营销传播影响存在差异第115-117页
6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117-131页
    6.1 研究结论第117-118页
    6.2 对中国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的几点启示第118-129页
        6.2.1 充分整合国家形象营销传播的多元主体第119-122页
        6.2.2 重视多种营销传播媒介的整合第122-124页
        6.2.3 多种营销策略整合的国家形象营销传播第124-129页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129-131页
        6.3.1 研究的局限第129页
        6.3.2 研究展望第129-13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31-132页
附录第132-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1页
后记第151-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公司测试项目人员流失问题研究
下一篇:LTE物理层下行链路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