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基于建构主义的云南省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研究流程第11-12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5.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5.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6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基于建构主义的演示实验理论分析第19-30页
    2.1 建构主义理论第19-24页
        2.1.1 什么是建构主义第19-20页
        2.1.2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渊源第20-22页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观第22-24页
    2.2 演示实验教学理论分析第24-29页
        2.2.1 演示实验的定义第24-26页
        2.2.2 建构主义对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第26-28页
        2.2.3 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第28-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演示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第30-41页
    3.1 演示实验教学的相关调查第30-31页
    3.2 调查结果分析第31-39页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1-38页
        3.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第41-48页
    4.1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生转变为“表演者”的可行性分析第41-42页
        4.1.1 学生转变为“表演者”符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第41-42页
        4.1.2 学生转变为“表演者”符合高中生知识、能力水平第42页
    4.2 学生转变为“表演者”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第42-45页
    4.3 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表演者”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对比分析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教学案例设计第48-70页
    5.1 《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第48-55页
    5.2 《全反射》的教学设计第55-63页
    5.3 《几种常见的磁场》的教学设计第63-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研究结论第70页
    6.2 研究反思第70-71页
    6.3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77页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学生调查问卷第74-76页
    高中物理教师访谈目录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物理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下一篇:低成本物理创新实验的探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