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新课改对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 | 第9页 |
1.1.2 中学物理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9-10页 |
1.1.3 信息化教育运行对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信息化 | 第15页 |
2.1.2 课程资源 | 第15页 |
2.1.3 信息化课程资源 | 第15-16页 |
2.2 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3 当代课程理论及启示 | 第17-18页 |
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中学物理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32页 |
3.1 调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3.1.1 问卷内容设计 | 第19页 |
3.1.2 调查对象选取 | 第19-20页 |
3.1.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20-21页 |
3.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29页 |
3.2.1 学校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调查 | 第21-22页 |
3.2.2 中学物理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调查 | 第22-25页 |
3.2.3 中学物理信息化课程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调查 | 第25-27页 |
3.2.4 教师对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态度及认可程度调查 | 第27-29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第4章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 第32-40页 |
4.1 虚拟实验室概述 | 第32-33页 |
4.2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4.2.1 虚拟实验室满足物理新课标的要求 | 第33页 |
4.2.2 虚拟实验室符合基本学习理论思想 | 第33-34页 |
4.3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第34-37页 |
4.3.1 案例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第34-36页 |
4.3.2 案例二 《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 第36-37页 |
4.4 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第5章 基于Matlab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 第40-50页 |
5.1 Matlab简介 | 第40页 |
5.2 基于Matlab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5.3 基于Matlab的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第41-49页 |
5.3.1 案例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第41-45页 |
5.3.2 案例二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 第45-49页 |
5.4 Matlab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第6章 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 第50-62页 |
6.1 Moodle平台简介 | 第50-51页 |
6.2 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51-52页 |
6.2.1 Moodle为课程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支撑平台 | 第51-52页 |
6.2.2 Moodle满足基本学习理论和课标的要求 | 第52页 |
6.3 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第52-58页 |
6.3.1 创建Moodle网络课程 | 第53-56页 |
6.3.2 使用Moodle网络课程平台 | 第56-58页 |
6.4 Moodle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及开发策略 | 第58-62页 |
6.4.1 Moodle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6.4.2 基于Moodle的课程管理与学习模式 | 第59-60页 |
6.4.3 基于Moodle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 第60-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一 | 第66-70页 |
附录二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