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第9-12页
     ·新时期高校的非学历教育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9-11页
     ·新时期学习模式逐渐向网络学习转变第11-12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献法第13页
     ·调查法第13页
     ·定性分析法第13页
     ·实证研究法第13-14页
第2章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第14-22页
   ·相关基本概念第14-15页
     ·非学历教育第14-15页
     ·远程教育第15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内涵第15-16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界定第15-16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教学类型第16页
   ·学习支持服务概述第16-19页
     ·学习支持服务思想和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第16-17页
     ·国外学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观点第17-18页
     ·国内学者对学习支持服务观点第18页
     ·本研究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观点第18页
     ·学习支持服务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第18-19页
   ·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第20-22页
第3章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调查第22-31页
   ·我国与发达国家运用远程手段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情况比较第22-23页
     ·国外远程手段开展的非学历教育逐渐处于主体地位第22页
     ·国内远程手段开展的非学历教育还处于边缘地位第22-23页
   ·对运用远程手段开展非学历教育意见的问卷调查第23-25页
   ·国内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第25页
   ·学习支持服务案例研究第25-31页
     ·国外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例第26-27页
     ·"以客户为中心"和"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CNED)为例第27-28页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北京外国语大学第28-29页
     ·"转型期"的学习支持服务——以清华大学为例第29-31页
第4章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分析第31-38页
   ·制约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第31-32页
     ·内在因素第31页
     ·外在因素第31页
     ·对策第31-32页
   ·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者的特点分析第32-34页
     ·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者的特性分析第32-33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者学习障碍分析第33-34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分析第34-36页
     ·技术支持服务第34-35页
     ·教学支持服务第35页
     ·管理支持服务第35-36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目标与原则分析第36-38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目标第36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应遵循的原则第36-38页
第5章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第38-47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第38-39页
     ·硬件要素第38页
     ·软件要素第38-39页
     ·人员要素第39页
   ·构建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策略第39-41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第41-44页
     ·学习前:学习需要分析第41-42页
     ·学习初:知识预备第42页
     ·学习中:导学服务第42-44页
     ·学习后:持续关注第44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评价体系第44-45页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麻花型"结构第45-47页
第6章 基于远程教学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实践第47-52页
   ·实例应用——以成人学位外语考试培训班为例第47-50页
     ·2008、2009年培训情况概述第47-48页
     ·2010年运用非学历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情况概述第48-50页
   ·系统运用结果分析第50-5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研究成果与不足第52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电子邮件作为交流媒介与指导平台--三位研究生学习做质性研究的叙述探究
下一篇:Moodle平台远程学习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