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相关概念解释 | 第12-14页 |
·儿童心理理论的几种相关理论模式 | 第14-17页 |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和趋势 | 第17-21页 |
2 中德7-9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21-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研究被试 | 第21-22页 |
·实验材料和计分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程序 | 第23页 |
·结果处理 | 第23-24页 |
3 中德7-9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47页 |
·7-9岁儿童心理理论总体发展情况 | 第24-35页 |
·7-9岁儿童心理理论总体发展水平 | 第24-27页 |
·7-9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和失言理解能力的发展状况 | 第27-30页 |
·失言理解任务中三种心理状态理解的发展 | 第30-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7-9岁中德两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 第35-47页 |
·中德两国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发展情况的对比研究 | 第35-37页 |
·中德两国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与失言理解任务上的对比研究 | 第37-43页 |
·讨论 | 第43-47页 |
·文化背景差异是造成中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 第43页 |
·教育制度的不同是影响中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的一大原因 | 第43-44页 |
·亲子关系的不同也是造成中德儿童心理理论差异的原因之一 | 第44-45页 |
·儿童不同程度地参与假装性游戏室导致中德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程度差异的另一原因 | 第45-46页 |
·教养方式的差异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 第46-47页 |
4 总讨论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7-9岁儿童心理理论总体发展情况 | 第49页 |
·中德两国7-9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对比情况 | 第49-50页 |
6 促进中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50-53页 |
·提倡混龄教育,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 第50页 |
·重视体验教育,诱导幼儿体验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 第50页 |
·开展假装性游戏,充分挖掘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的潜力 | 第50-51页 |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51-53页 |
7 结语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