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

可控超越离合集成系统的设计方法与非线性特性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1 绪论第13-35页
    1.1 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3-17页
        1.1.1 论文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2 选题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7-32页
        1.2.1 可控超越离合装置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第17-25页
        1.2.2 分段光滑动力系统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1.2.3 可控超越离合集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第27-32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2-35页
2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控制分离型设计方法研究第35-53页
    2.1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设计难点与划分第35-37页
    2.2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控制分离型设计方法第37-42页
        2.2.1 控制分离型超越离合机构的设计方法第37-40页
        2.2.2 新机构向控制分离型离合器的转化第40-41页
        2.2.3 控制分离型设计方法与新型离合器的特点第41-42页
    2.3 新型滚柱式控制分离型离合器的设计第42-49页
        2.3.1 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42-44页
        2.3.2 参数设计与强度校核第44-49页
    2.4 控制分离型离合器控制系统设计第49-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3 新型滚柱式控制分离型离合器的仿真研究第53-67页
    3.1 新型滚柱式控制分离型离合器建模第53-56页
    3.2 变摩擦系数时的楔合特性分析第56-59页
    3.3 动态切换过程分析第59-64页
        3.3.1 楔合过程第59-62页
        3.3.2 解楔过程第62-64页
    3.4 控制分离功能分析第64-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4 可控超越离合集成系统的建模与解析算法研究第67-99页
    4.1 超越离合—单对齿轮副系统的建模第68-74页
        4.1.1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推导第69-70页
        4.1.2 无量纲化模型推导第70-73页
        4.1.3 仿真参数与积分初值的确定第73-74页
    4.2 超越离合—单行星传动系统的建模第74-78页
        4.2.1 系统建模第74-78页
        4.2.2 仿真参数的确定第78页
    4.3 超越离合器间隙非线性函数的描述函数推导第78-81页
    4.4 新型Broyden网格迭代算法第81-92页
        4.4.1 Broyden算法基础第81-82页
        4.4.2 新型Broyden网格迭代算法的基本思想第82-83页
        4.4.3 新型Broyden网格迭代算法的主要计算流程第83-85页
        4.4.4 Broyden网格迭代算法的验证第85-92页
    4.5 基于解析法的可控超越离合集成系统分析第92-97页
        4.5.1 超越离合—单对齿轮副系统分析第92-95页
        4.5.2 超越离合—单行星传动系统分析第95-97页
    4.6 本章小结第97-99页
5 可控超越离合集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分析第99-127页
    5.1 评价可控超越离合集成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第99-102页
    5.2 超越离合—单对齿轮副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第102-105页
    5.3 系统配置方式和离合器模型结构对综合性能的影响第105-111页
        5.3.1 系统配置方式对综合性能的影响第106-109页
        5.3.2 离合器模型结构对综合性能的影响第109-111页
    5.4 参数对超越离合—单对齿轮副系统的影响分析第111-117页
        5.4.1 离合器刚度的影响第111-115页
        5.4.2 离合器阻尼比的影响第115-117页
    5.5 超越离合—单行星传动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17-126页
        5.5.1 超越离合—单行星传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第117-120页
        5.5.2 离合器刚度的影响第120-122页
        5.5.3 离合器阻尼比的影响第122-126页
    5.6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6 半实物仿真实验台设计与实验分析第127-139页
    6.1 半实物仿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第127-133页
    6.2 新型离合器实验分析第133-138页
        6.2.1 可控楔合与解楔实验分析第133-136页
        6.2.2 控制分离实验分析第136-138页
    6.3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9-141页
8 主要创新点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3-1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FDM系统中基于面向判决的信道估计研究
下一篇:齿轮噪源干扰下变转速运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