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基于空洞现象GPSR路由协议的研究 | 第13页 |
1.2.2 基于热点路由问题GPSR协议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基于位置矢量的GPSR路由协议的研究 | 第14页 |
1.2.4 GPSR路由协议基于其他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GPSR路由协议的研究概述 | 第18-23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GPSR协议具体内容 | 第18-21页 |
2.3 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分簇的GPSR改进路由协议 | 第23-33页 |
3.1 协议的提出 | 第23-24页 |
3.2 GPSR路由改进协议算法 | 第24-27页 |
3.2.1 协议内容 | 第24页 |
3.2.2 条件假设 | 第24页 |
3.2.3 簇头的选举优化 | 第24-25页 |
3.2.4 簇的建立阶段 | 第25-26页 |
3.2.5 数据的传输 | 第26-27页 |
3.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3.3.1 仿真工具 | 第27页 |
3.3.2 仿真环境 | 第27页 |
3.3.3 性能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3.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左(右)手法则的GPSR改进协议 | 第33-42页 |
4.1 协议的提出 | 第33页 |
4.2 GPSR协议改进算法 | 第33-36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4.3.1 仿真环境 | 第36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4 两种改进协议的比较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路由协议仿真模型设计与仿真 | 第42-56页 |
5.1 协议的选择 | 第42页 |
5.2 仿真工具 | 第42-43页 |
5.3 节点模型设计 | 第43-49页 |
5.3.1 source_1 模块设计 | 第43-45页 |
5.3.2 gpsr_mode模块设计 | 第45-47页 |
5.3.3 收发数据模块 | 第47-49页 |
5.4 接口设计 | 第49-51页 |
5.4.1 source_1 和gpsr_mode模块间接口 | 第49-50页 |
5.4.2 gpsr_mode和收发机模块间接口 | 第50-51页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1-55页 |
5.5.1 仿真场景设置 | 第51页 |
5.5.2 性能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5.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