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1.1.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1 小组合作学习 | 第12页 |
2.1.2“第二课堂” | 第12-13页 |
2.1.3 小组合作学习在“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 第13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2.2.1 动机理论 | 第13页 |
2.2.2 群体动力理论 | 第13-15页 |
3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 第15-20页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5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3.2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第二课堂”的具体步骤 | 第15-16页 |
3.2.1 控制变量 | 第15-16页 |
3.2.2 实验步骤及具体方法 | 第16页 |
3.3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合作时机的控制 | 第16-19页 |
3.3.1 学习内容的选择原则 | 第16-17页 |
3.3.2 小组合作学习在“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 | 第17-18页 |
3.3.3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第二课堂”中的时机控制 | 第18-19页 |
3.4 合作小组的划分 | 第19-20页 |
4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化学“第二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效果研究 | 第20-35页 |
4.1 关于初三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20-22页 |
4.1.1 问卷调查的实施说明 | 第20页 |
4.1.2 实验前问卷调查表 | 第20页 |
4.1.3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20-22页 |
4.2 教学案例与教学实验的实施 | 第22-34页 |
4.2.1 教学案例 | 第22-29页 |
4.2.2 期中考试(前测)和期末考试(后测)化学成绩统计分析对比 | 第29-32页 |
4.2.3 实验后关于学习效果及合作意识的调查结果 | 第32-34页 |
4.3 教学实验结果的评价 | 第34-3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5.1 结论 | 第35页 |
5.2 反思 | 第35-36页 |
5.3 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一 实验前问卷调查表 | 第39-41页 |
附录二 实验后问卷调查表 | 第41-42页 |
附录三 初三期末考试(后测)化学试卷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