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小企业税会差异原因分析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3 小企业会计准则税会差异的协调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 | 第20页 |
2.1.2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 | 第20-21页 |
2.2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2.1 地位和目标差异 | 第21页 |
2.2.2 基本假设差异 | 第21-22页 |
2.2.3 权责发生制及计量属性差异 | 第22-23页 |
第3章 小企业税会差异的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3.1 资产类税会差异 | 第23-26页 |
3.1.1 存货的入账价值 | 第23页 |
3.1.2 投资的初始成本 | 第23-24页 |
3.1.3 固定资产折旧 | 第24页 |
3.1.4 长期债券后续计量 | 第24-25页 |
3.1.5 无形资产 | 第25-26页 |
3.1.6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 第26页 |
3.2 负债、权益类税会差异 | 第26-27页 |
3.2.1 房地产企业的预收账款 | 第26-27页 |
3.2.2 所有者权益的税会差异 | 第27页 |
3.3 收入类税会差异 | 第27-30页 |
3.3.1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业务 | 第27-28页 |
3.3.2 视同销售收入 | 第28页 |
3.3.3 销售折扣收入 | 第28-29页 |
3.3.4 提供劳务收入 | 第29页 |
3.3.5 其他业务收入 | 第29-30页 |
3.4 费用扣除类税会差异比较 | 第30-35页 |
3.4.1 工资薪金支出 | 第30页 |
3.4.2 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 第30-31页 |
3.4.3 业务招待费 | 第31页 |
3.4.4 广告宣传费 | 第31-32页 |
3.4.5 开办费 | 第32页 |
3.4.6 利息费用 | 第32-33页 |
3.4.7 加计扣除 | 第33页 |
3.4.8 捐赠支出 | 第33-34页 |
3.4.9 会计上可扣除而税法不可扣除的支出 | 第34-35页 |
第4章 H市小企业税会差异分析 | 第35-44页 |
4.1 H市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4.1.1 H市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35页 |
4.1.2 H市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意义 | 第35-36页 |
4.2 H市小企业税会差异实例 | 第36-40页 |
4.3 H市小企业处理税会差异中存在问题 | 第40-44页 |
4.3.1 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不高,素质有待提升 | 第40-41页 |
4.3.2 小企业欠缺税收筹划能力 | 第41-42页 |
4.3.3 与《企业会计准则》衔接不畅 | 第42页 |
4.3.4 税务部门对小企业的服务欠缺 | 第42-44页 |
第5章 小企业税会差异产生原因分析及协调的必要性 | 第44-49页 |
5.1 小企业税会差异产生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5.1.1 企业目标和税收目标的取向不同 | 第44页 |
5.1.2 会计与税法制定背景不同 | 第44-45页 |
5.1.3 会计与税法遵循的原则不同 | 第45-46页 |
5.2 协调小企业税会差异的必要性 | 第46-49页 |
5.2.1 税会差异可能造成企业税款流失 | 第46页 |
5.2.2 税会差异可能造成财务虚假信息 | 第46-47页 |
5.2.3 税会差异可能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 第47-48页 |
5.2.4 税会差异可能增加社会成本 | 第48-49页 |
第6章 小企业税会差异的协调及建议 | 第49-58页 |
6.1 加快《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广 | 第49-50页 |
6.2 夯实小企业的内部执行基础 | 第50-52页 |
6.2.1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 第50页 |
6.2.2 强化组织机构内部控制 | 第50页 |
6.2.3 提高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 第50-51页 |
6.2.4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 第51-52页 |
6.3 鼓励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项目的开展 | 第52-54页 |
6.3.1 资产类税会差异协调 | 第52页 |
6.3.2 负债、权益类税会差异协调 | 第52页 |
6.3.3 收入类税会差异协调 | 第52-53页 |
6.3.4 费用扣除类税会差异协调 | 第53-54页 |
6.4 制度制定层面的协调 | 第54-58页 |
6.4.1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 第54页 |
6.4.2 出租包装物收入 | 第54-55页 |
6.4.3 资产减值准备项目 | 第55-56页 |
6.4.4 公益性捐赠 | 第56页 |
6.4.5 合理简化小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