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交叉口黄灯期间驾驶行为决策的基础理论 | 第23-31页 |
2.1 交叉口黄灯期间的驾驶行为过程 | 第23-25页 |
2.1.1 感知 | 第23页 |
2.1.2 决策 | 第23页 |
2.1.3 反映 | 第23-25页 |
2.2 驾驶人在交叉口黄灯期间的行为决策选择 | 第25-28页 |
2.2.1 安全停车 | 第25-27页 |
2.2.2 安全通过 | 第27-28页 |
2.2.3 困境区域 | 第28页 |
2.3 影响驾驶人在交叉口黄灯期间的行为决策的因素 | 第28-30页 |
2.3.1 驾驶人自身因素 | 第29页 |
2.3.2 驾驶车辆动态因素 | 第29-30页 |
2.3.3 交叉口静态因素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驾驶人在交叉口黄灯期间的行为决策倾向调查 | 第31-53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32-36页 |
3.1.1 调查变量选取 | 第32-33页 |
3.1.2 问卷设计原则 | 第33页 |
3.1.3 问卷内容设计 | 第33-35页 |
3.1.4 问卷调查方案 | 第35-36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36-51页 |
3.2.1 数据处理方案 | 第36页 |
3.2.2 驾驶人的行为决策倾向分析 | 第36-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交叉口黄灯期间驾驶行为调查及建模 | 第53-70页 |
4.1 调查方案 | 第53-57页 |
4.1.1 调查对象分析 | 第53-54页 |
4.1.2 调查地点选择 | 第54-55页 |
4.1.3 数据处理方案 | 第55-56页 |
4.1.4 提取数据选取 | 第56-57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57-63页 |
4.2.1 影响驾驶人在交叉口黄灯期间行为决策的因素分析 | 第57-62页 |
4.2.2 影响交叉口内闯黄灯发生概率的因素分析 | 第62-63页 |
4.3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交叉口内闯黄灯发生概率分析 | 第63-67页 |
4.3.1 理论基础 | 第63-65页 |
4.3.2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65-67页 |
4.4 基于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的驾驶人黄灯期间行为决策分析 | 第67-69页 |
4.4.1 理论基础 | 第67-68页 |
4.4.2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交叉口黄灯期间的交通管理措施研究 | 第70-77页 |
5.1 现状对策分析 | 第70页 |
5.1.1 现场执法 | 第70页 |
5.1.2 电子执法 | 第70页 |
5.2 辅助驾驶人在交叉口黄灯期间行为决策的措施 | 第70-74页 |
5.2.1 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车速引导措施 | 第71-72页 |
5.2.2 基于路面标示技术的距离警示措施 | 第72-73页 |
5.2.3 基于智能信号控制技术的动态黄灯时间措施 | 第73-74页 |
5.3 降低交叉口内闯黄灯发生概率的措施 | 第74-76页 |
5.3.1 增设绿闪信号相位 | 第74-75页 |
5.3.2 设置信号倒计时 | 第75页 |
5.3.3 加强驾驶人法律法规意识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7-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