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1.3.3 访谈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论文研究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 第14-15页 |
2.1.1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4页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2.1 物理学史 | 第15页 |
2.2.2 物理学史库 | 第15-16页 |
2.3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2.3.1 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 第16页 |
2.3.2 物理学史有助于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 第16-17页 |
2.3.3 物理学史有助于物理思维的形成 | 第17页 |
2.3.4 物理学史有助于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 第17-18页 |
2.4 物理学的发展阶段 | 第18-20页 |
第3章 物理学史融入中学课堂的现状调查及改进意见 | 第20-42页 |
3.1 中学师生对物理学史的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0-27页 |
3.1.1 针对教师的调查情况 | 第20-23页 |
3.1.2 针对学生的调查情况 | 第23-26页 |
3.1.3 师生认知情况小结 | 第26-27页 |
3.2 物理学史资料库的建立 | 第27-36页 |
3.2.1 物理学史库建立的方法 | 第27-29页 |
3.2.2 物理学史库建立的原则 | 第29页 |
3.2.3 天体物理学史库 | 第29-36页 |
3.3 物理学史融入中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 第36-38页 |
3.4 物理学史融入中学课堂的原则 | 第38-42页 |
3.4.1 选材注重目的性 | 第38页 |
3.4.2 讲课应深挖素材 | 第38-39页 |
3.4.3 关注学生发展 | 第39页 |
3.4.4 尊重史实 | 第39-40页 |
3.4.5 课堂讲授注重适度性 | 第40-42页 |
第4章 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天体物理为例 | 第42-60页 |
4.1 史库效果的调查 | 第42-46页 |
4.1.1 实验对象选择及实验过程 | 第42页 |
4.1.2 本史库对教师的作用 | 第42-43页 |
4.1.3 本史库对学生的作用 | 第43-46页 |
4.1.4 探究实验小结 | 第46页 |
4.2 《行星的运动》案例分析 | 第46-60页 |
4.2.1 实验对象选择及实验过程 | 第47页 |
4.2.2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 第47-52页 |
4.2.3 两种课堂对比分析 | 第52-6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72页 |
附录一 中学师生对物理学史的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
附录二 天体物理学史库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访谈问卷 | 第66-67页 |
附录三 两种课堂效果的问卷 | 第67-69页 |
附录四 天体运动史库的补充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