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数据融合技术的意义 | 第11-13页 |
·仿真平台的提出 | 第12-13页 |
·性能评估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3-14页 |
·先进的仿真环境——STAGE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系统模型设计 | 第16-31页 |
·引言 | 第16页 |
·STAGE剧情产生 | 第16-19页 |
·STAGE仿真软件的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STAGE仿真软件的应用扩展接口 | 第18-19页 |
·STAGE战情仿真软件在仿真平台支撑环境中的应用设计 | 第19-22页 |
·STAGE战情仿真软件的使命任务 | 第19-20页 |
·STAGE软件功能应用设计 | 第20-22页 |
·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6页 |
·需求分析的提出 | 第23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3-26页 |
·基于UML 的系统模型设计 | 第26-30页 |
·UML 建模语言概述 | 第26-27页 |
·系统静态结构建模 | 第27-29页 |
·系统动态行为建模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数据融合算法的建模及封装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页 |
·DEVS模型描述 | 第31-32页 |
·DVES模型定义 | 第31-32页 |
·COM技术 | 第32-36页 |
·COM的对象 | 第32-33页 |
·COM的接口 | 第33-34页 |
·COM的实现 | 第34-36页 |
·算法模型开发 | 第36-39页 |
·算法模型的DEVS形式化描述 | 第36-37页 |
·DEVS模型到UML 模型的映射 | 第37-39页 |
·算法组件封装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数据融合算法性能评估的方法及平台设计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性能评估 | 第42-46页 |
·性能评估指标定义 | 第43-45页 |
·性能评估指标提取 | 第45-46页 |
·性能评估平台 | 第46-48页 |
·评估平台的输入输出 | 第46-47页 |
·评估平台功能模块 | 第47页 |
·功能模块软件的实现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实现及仿真分析 | 第50-63页 |
·引言 | 第50页 |
·平台功能的软件实现 | 第50-56页 |
·作战想定环境模块 | 第50-53页 |
·STAGE软件与数据融合平台的通信技术 | 第53-55页 |
·人机界面操作实现 | 第55-56页 |
·系统数据管理的实现 | 第56-58页 |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56-57页 |
·数据查询与管理 | 第57-58页 |
·仿真实现 | 第58-62页 |
·红外和雷达算法仿真测试及评估 | 第58-59页 |
·机动单目标跟踪算法 | 第59-60页 |
·多机动目标数据融合算法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详细摘要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