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反问句及其教学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0 引言 | 第10-16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0-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反问句的性质特点 | 第10-11页 |
| ·反问句在三个平面中的研究成果 | 第11-1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语料来源及使用 | 第15-16页 |
| 第一章:反问句概说 | 第16-36页 |
| ·反问句的定义与性质 | 第16-19页 |
| ·定义 | 第16-17页 |
| ·性质 | 第17-19页 |
| ·形式结构类型 | 第19-28页 |
| ·选择型反问句 | 第19-21页 |
| ·全否定形式 | 第20页 |
| ·全肯定形式 | 第20页 |
| ·半否半肯形式 | 第20-21页 |
| ·正反型反问句 | 第21-22页 |
| ·是非问型反问句 | 第22-25页 |
| ·“难道类”反问句 | 第22-24页 |
| ·“岂”类反问句 | 第24-25页 |
| ·“不是..·吗?”类反问句 | 第25页 |
| ·无标记 | 第25页 |
| ·特指型反问句 | 第25-28页 |
| ·“哪”类反问句 | 第25-26页 |
| ·“谁”类反问 | 第26-27页 |
| ·“怎么”类反问句 | 第27-28页 |
| ·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 | 第28-30页 |
| ·特指型与是非型句式间的变换关系 | 第28-30页 |
| ·一般疑问句与反问句中数量词的使用不同 | 第30页 |
| ·反问句与否定句以及双重否定句 | 第30-33页 |
| ·含有否定词反问句与否定句 | 第31-32页 |
| ·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 | 第32-33页 |
| ·语义类型 | 第33页 |
| ·指向行为 | 第33页 |
| ·指向言论 | 第33页 |
| ·话语功能类型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反问句 | 第36-54页 |
|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反问句类型 | 第36-49页 |
| ·特指问型反问句 | 第36-42页 |
| ·“怎么”类 | 第36-38页 |
| ·“什么”类 | 第38-41页 |
| ·“形容词+什么”表示否定 | 第41页 |
| ·“哪里”类 | 第41-42页 |
| ·是非问型反问句 | 第42-45页 |
| ·“难道”类和“岂”类 | 第44-45页 |
| ·正反问型反问句 | 第45-47页 |
| ·选择问型反问句 | 第47-49页 |
| ·整个选择问型反问句全表否定 | 第48页 |
| ·整个选择问型反问句全表肯定 | 第48页 |
| ·选择问型反问句为前否后肯形式 | 第48-49页 |
| ·反问句在教材中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 第49-53页 |
| ·初中、高中教材中反问句分布特点 | 第49-50页 |
| ·原因 | 第50-53页 |
| ·文体特点 | 第50-52页 |
| ·语体色彩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材反问句表达效果 | 第54-63页 |
| ·反问句在小说中的表达效果 | 第54-57页 |
| ·以不满为核心的情绪 | 第55页 |
| ·劝解安慰 | 第55-56页 |
| ·悲伤感叹 | 第56页 |
| ·提醒强调 | 第56页 |
| ·商量乞求 | 第56-57页 |
| ·反问句在戏剧中的表达效果 | 第57-58页 |
| ·不满 | 第57页 |
| ·7 种情绪小类 | 第57-58页 |
| ·反问句在记叙文中的表达效果 | 第58-60页 |
| ·反问句在写景散文中的表达效果 | 第60-61页 |
| ·反问句在议论文中的表达效果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反问句误用现象 | 第63-71页 |
| ·反问句误用现象 | 第63-69页 |
| ·普通班级反问句误用 | 第63-67页 |
| ·标志词误用 | 第63-65页 |
| ·反问句属于疑问句 | 第65-66页 |
| ·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可互换 | 第66页 |
| ·反问不是一种修辞 | 第66-67页 |
| ·实验班反问句误用 | 第67-69页 |
| ·句尾末号误用 | 第67-68页 |
| ·反问句误用小类 | 第68-69页 |
| ·反问句误用的原因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反问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第71-80页 |
| ·反问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71-72页 |
| ·教师不具有规划性、统一性 | 第71页 |
| ·教师对反问句讲解不系统 | 第71页 |
| ·教师本身对反问句的边缘化,学生不重视 | 第71-72页 |
| ·教材编排的不合理 | 第72页 |
| ·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的区别 | 第72-76页 |
| ·从标志词角度区分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 | 第72-73页 |
| ·“岂”类 | 第72页 |
| ·“何”类 | 第72-73页 |
| ·“焉”“奚”文言词类 | 第73页 |
| ·从标志性结构角度区分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 | 第73-74页 |
| ·“不是..·吗(么、嘛)”类 | 第73-74页 |
| ·“能不..·?”类 | 第74页 |
| ·从问答角度区分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 | 第74-75页 |
| ·从语境角度区分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 | 第75-76页 |
| ·反问句与揣测问句的区别 | 第76-77页 |
| ·从标志词角度区分反问句与揣测问句 | 第76-77页 |
| ·从语境角度区分反问句与揣测问句 | 第77页 |
| ·从教学角度的应对策略 | 第77-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语 | 第80-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附录一:反问句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1 | 第85-88页 |
| 附录二:反问句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2 | 第88-93页 |
| 致谢词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