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选题缘起 | 第10-12页 |
|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 ·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SSI教学) | 第12页 |
| ·道德敏感性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发现学习论 | 第15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 ·SSI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的组成部分 | 第16-17页 |
| ·“SSI教学”是科学教育中的一部分 | 第17页 |
| ·“SSI教学”有助于达成生物课程理念 | 第17-19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文献法 | 第19-20页 |
| ·调查法 | 第20页 |
| ·教学实践法 | 第20-21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1-22页 |
| 3“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 第22-28页 |
| ·现状调查的目的和方案 | 第22页 |
| ·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22-27页 |
| ·教师访谈内容的分析 | 第22-23页 |
| ·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第23-27页 |
| ·现状调查的总结 | 第27-28页 |
| ·对教师访谈结果的总结 | 第27页 |
| ·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 | 第27-28页 |
| 4“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28-48页 |
| ·高中生物教材中“SSI教学”内容挖掘 | 第28-30页 |
| ·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30-31页 |
| ·具体案例实施 | 第31-36页 |
| ·“转基因食品”议题 | 第31-33页 |
| ·“人兽混合胚胎”议题 | 第33-36页 |
| ·教学实践结果 | 第36-44页 |
| ·道德敏感性测试的评分标准 | 第36-37页 |
| ·道德敏感性测试的数据分析 | 第37-43页 |
| ·道德敏感性测试的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研究结论 | 第44-46页 |
| ·“SSI教学”使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得到提升 | 第44-45页 |
| ·“SSI教学”使学生的论证能力得到提升 | 第45页 |
| ·“SSI教学”使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得到提升 | 第45页 |
| ·“SSI教学”使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 第45-46页 |
| ·“SSI教学”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第46-48页 |
| ·目标性 | 第46页 |
| ·科学性 | 第46页 |
| ·真实性 | 第46-47页 |
| ·时代性 | 第47页 |
| ·争议性 | 第47-48页 |
| 5“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 第48-51页 |
| ·“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 ·“SSI教学”的开展受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 | 第48页 |
| ·缺少“SSI教学”的资料库 | 第48页 |
| ·对生物教材中SSI内容的挖掘不够 | 第48-49页 |
| ·“SSI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 第49-51页 |
| ·将“SSI教学”渗透到生物课堂中 | 第49页 |
| ·建立“SSI教学”的资料库 | 第49-50页 |
| ·重视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 第50-51页 |
| 6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1 | 第54-55页 |
| 附录 2 | 第55-57页 |
| 附录 3 | 第57-58页 |
| 附录 4 | 第58-59页 |
| 附录 5 | 第59-60页 |
| 附录 6 | 第60-61页 |
| 附录 7 | 第61-62页 |
| 附录 8 | 第62-63页 |
| 附录 9 | 第63-64页 |
| 附录 10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 致谢辞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