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策略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目的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0-11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第11-13页
  (三)简要述评第13页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13-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页
  (三)创新点第14-16页
第二章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概念及理论第16-22页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相关概念第16-17页
  (一)高校辅导员第16页
  (二)辅导员专业化第16-17页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第17页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7-22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17-19页
  (二)教师专业化理论第19页
  (三)心理咨询理论第19-22页
第三章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调查第22-31页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第22-23页
  (一)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第22页
  (二)辅导员个人发展的需要第22-23页
  (三)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第23页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现状调查第23-29页
  (一)角色定位专业化的现状第23-24页
  (二)素质专业化的现状第24-27页
  (三)制度专业化的现状第27-28页
  (四)管理专业化的现状第28-29页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第29-31页
  (一)高校选聘的辅导员水平不一第29页
  (二)辅导员专项培训力度较为薄弱第29-30页
  (三)辅导员队伍欠缺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第30页
  (四)辅导员的基本职能保障相对匮乏第30-31页
第四章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原因剖析第31-36页
 一、辅导员选聘制度尚未健全第31-32页
  (一)辅导员选聘的准备工作不足第31页
  (二)辅导员选聘的细节处理不当第31-32页
 二、辅导员专业培训意识欠缺第32-33页
  (一)辅导员个体不关注专业培训第32页
  (二)学校领导对辅导员培训的强度低第32-33页
 三、辅导员考核制度不完善第33-34页
  (一)辅导员考核内形式单一第33页
  (二)辅导员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第33-34页
 四、辅导员保障管理理念落后第34-36页
  (一)辅导员个体的保障理念存在限制第34页
  (二)不同辅导员间观念差异较明显第34-35页
  (三)学校忽视辅导员保障理念的革新第35-36页
第五章 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策略第36-46页
 一、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第36-38页
  (一)明确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第36页
  (二)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选聘标准第36-37页
  (三)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第37-38页
  (四)健全多重领导体制第38页
 二、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机制第38-40页
  (一)辅导员培训应坚持常规化第38-39页
  (二)拓宽辅导员的视野第39-40页
  (三)建立辅导员培训基地第40页
 三、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考评机制第40-43页
  (一)确定考核内容第40-41页
  (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原则第41-42页
  (三)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考核多角度动态评价第42页
  (四)注重考核的连贯和反馈第42-43页
 四、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保障机制第43-46页
  (一)设立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津贴第43-44页
  (二)建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称评聘制度第44页
  (三)实施民办高校辅导员职级制度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附录第52-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学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以H师范大学为例
下一篇: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机制与建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