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一)高等教育 | 第11-12页 |
(二)“管办评”分离 | 第12页 |
(三)机制 | 第12页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7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4-16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第17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动因与目标 | 第20-24页 |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 第20页 |
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必然 | 第20-21页 |
三、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目标 | 第21-24页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职能厘定 | 第24-28页 |
一、政府管理职能 | 第24-25页 |
二、高校办学的职能 | 第25-26页 |
三、教育评估机构的职能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管办评”主体关系分析 | 第28-33页 |
一、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 第29-30页 |
二、高校与评估机构的关系 | 第30-31页 |
三、政府与评估机构的关系 | 第31-33页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机制 | 第33-39页 |
一、政府服务型管理 | 第33-34页 |
二、高校法人治理 | 第34-35页 |
三、第三方机构评估 | 第35-37页 |
四、管办评三方联动 | 第37-39页 |
第六章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9-44页 |
一、“管办评”分离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二、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