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的对比研究--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1-16页 |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 第11-12页 |
·英语写作反馈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与理论价值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过程写作法理论 | 第16-18页 |
·交互假说与二语习得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反馈理论综述 | 第21-22页 |
·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反馈理论 | 第22-23页 |
·教师反馈 | 第23-26页 |
·教师反馈概念及特点 | 第23-24页 |
·国外教师反馈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我国教师反馈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同伴反馈 | 第26-31页 |
·同伴反馈的概念及特点 | 第26-27页 |
·国外同伴反馈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我国同伴反馈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实验设计 | 第31-39页 |
·实验目的与研究问题 | 第31页 |
·实验对象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选择 | 第32页 |
·问卷调查 | 第32-33页 |
·访谈 | 第33页 |
·实验步骤 | 第33-38页 |
·前测 | 第34页 |
·控制组实验进程 | 第34-35页 |
·实验组实验进程 | 第35-36页 |
·同伴反馈培训 | 第35-36页 |
·实验阶段 | 第36页 |
·写作任务评分 | 第36-38页 |
·整体性评分 | 第37页 |
·分析性评分 | 第37-38页 |
·评分员 | 第38页 |
·数据收集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9-58页 |
·实验结果 | 第39-53页 |
·整体性评估的结果 | 第39-42页 |
·实验前两组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测试结果 | 第39-40页 |
·实验前测两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测试结果 | 第40页 |
·实验后测两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测试结果 | 第40-41页 |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作文整体性成绩比较 | 第41页 |
·控制组前测与后测作文整体性成绩比较 | 第41-42页 |
·分析性评估的结果 | 第42-45页 |
·实验前测两组学生分析性成绩结果 | 第42-43页 |
·实验后测两组学生分析性成绩结果 | 第43页 |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作文分析性成绩比较结果 | 第43-44页 |
·控制组前测与后测作文分析性成绩比较结果 | 第44-45页 |
·调查问卷结果 | 第45-52页 |
·学生对写作反馈方式的倾向 | 第45-46页 |
·学生对写作反馈方式的看法 | 第46-50页 |
·学生对不同反馈评语的处理方式 | 第50-52页 |
·访谈结果 | 第52-53页 |
·对教师反馈的看法 | 第52页 |
·对同伴反馈的看法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8页 |
·问题 1 结果讨论 | 第53-55页 |
·问题 2 结果讨论 | 第55-56页 |
·问题 3 结果讨论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4页 |
·主要研究发现 | 第58-59页 |
·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第59-62页 |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录 1 整体性评分标准 | 第71-72页 |
附录 2 分析性评分标准 | 第72-74页 |
附录 3 试验中所选用的作文题目 | 第74-75页 |
附录 4 调查问卷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