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桐城歌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3页
 一、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8-9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9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五、 桐城歌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第11页
 六、 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七、 创新点第12-13页
第一章 桐城歌历史概况第13-34页
 第一节 桐城歌界说第14-16页
 第二节 桐城歌滥觞阶段第16-21页
  一、 出现第一首桐城歌的汉代时期第16-17页
  二、 五言体情爱歌萌芽的魏晋时期第17-18页
  三、 情爱题材风行的南北朝时期第18-20页
  四、 五言、七言体并存发展的隋唐宋元时期第20-21页
 第三节 桐城歌兴盛阶段第21-31页
  一、 七言五句体桐城歌成熟的明代时期第22-28页
  二、 文人参与创作和流传外域的清代时期第28-29页
  三、 其它题材兴盛的二十世纪前中期第29-31页
 第四节 衰落阶段第31-34页
  逐渐衰弱的二十世纪中后期第31-34页
第二章 桐城歌艺术特征第34-58页
 第一节 体裁分析第34-48页
  一、 号子第34页
  二、 小调第34-37页
  三、 灯歌第37-41页
  四、 山歌第41-48页
 第二节 题材分析第48-55页
 第三节 句式结构分析第55-58页
第三章 桐城歌的影响及流布第58-80页
 第一节 桐城歌对黄梅戏音乐的影响第58-66页
  一、 桐城歌与黄梅戏兴起的社会背景第59-62页
  二、 桐城歌与黄梅戏的音乐比较分析第62-64页
  三、 桐城歌与黄梅戏的唱词比较分析第64-66页
 第二节 桐城歌在日本的发展第66-72页
  一、 桐城歌传日概况第67-69页
  二、 中日桐城歌音乐比较分析第69-72页
 第三节 桐城歌对当地文学创作的影响第72-80页
  一、 桐城派文词与桐城歌歌词之间的互鉴第73-76页
  二、 桐城歌对当地其他文人创作的影响第76-80页
第四章 桐城歌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第80-93页
 第一节 桐城歌现状调查第80-88页
 第二节 桐城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88-90页
 第三节 桐城歌改革思路第90-93页
结论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一第99-101页
附录二第101-10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初中英语翻转教学模型--输入假说的运用
下一篇:拉莫独奏古钢琴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