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论文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论文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一)“文言文”和“拓展阅读”的概念阐释 | 第14-16页 |
1.文言文 | 第14页 |
2.拓展阅读 | 第14-16页 |
(二)拓展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我国古人的阅读方法 | 第16页 |
2.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6-17页 |
3.国外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教材篇目及文言文适用于拓展阅读的特点分析 | 第18-30页 |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第18-23页 |
(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篇目分析(以鲁版为例) | 第23-28页 |
1.篇目及数量分析 | 第23-25页 |
2.类别分析 | 第25-27页 |
3.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三)文言文适用于拓展阅读的特点分析 | 第28-30页 |
1.言文分离性 | 第28页 |
2.历时久远性 | 第28-29页 |
3.言简义丰性 | 第29页 |
4.创作背景及内容与现代脱离 | 第29-30页 |
三、拓展阅读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 第30-35页 |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第30-31页 |
(二)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 第31页 |
(三)促进学生系统化掌握文言知识 | 第31-33页 |
(四)提升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 第33-34页 |
(五)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 第34-35页 |
四、拓展阅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35-45页 |
(一)创设拓展情境,走近文本 | 第35-38页 |
1.适时插入写作背景 | 第35-36页 |
2.巧妙展开作者介绍 | 第36-37页 |
3.引入相关历史故事 | 第37-38页 |
(二)言语拓展,还原文本 | 第38-41页 |
1.字词拓展,积累巩固 | 第38-39页 |
2.句式拓展,提升运用 | 第39页 |
3.填补空白,加深理解 | 第39-41页 |
(三)引申比较,丰富文本 | 第41-42页 |
1.横向拓展 | 第41页 |
2.纵向拓展 | 第41-42页 |
(四)课外阅读,巩固文本 | 第42-45页 |
1.课堂延伸阅读 | 第42-43页 |
2.专题阅读训练 | 第43-44页 |
3.提倡阅读古代典籍 | 第44-45页 |
五、具体教学设计举例 | 第45-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