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常识、故事论文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论第10-18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2页
  (一)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需要第10-11页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第11页
  (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实践的需要第11-12页
  (四)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深化研究的需要第12页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第12-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7页
  (一)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第13-14页
  (二)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第14-15页
  (三)支架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的研究第15-16页
  (四)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6-17页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7页
  (二)调查研究法第17页
  (三)案例研究法第17-18页
第一章 支架式教学理论与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概述第18-33页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概述第18-22页
  (一)支架与支架式教学第18-20页
  (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0-21页
  (三)支架式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第21-22页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概念与特征第22-31页
  (一)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概念第22-24页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特征第24-26页
  (三)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的“支架”类型第26-28页
  (四)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支架设计的基本原则第28-31页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意义第31-33页
  (一)提高幼儿自主建构科学知识的能力第31页
  (二)提高教师科学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第31-32页
  (三)促进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现第32-33页
第二章 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现状调查—以济南市九所幼儿园为例第33-46页
 一、调查与实施的设计第33-34页
  (一)调查目的第33页
  (二)调查与样本工具设计第33-34页
  (三)调查的实施第34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4-46页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认识第34-37页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第37-38页
  (三)支架的搭建第38-41页
  (四)自主学习的设计第41-43页
  (五)合作学习的设计第43-44页
  (六)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第44-46页
第三章 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现状反思第46-60页
 一、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第46-56页
  (一)教师教学设计素养不高第46-49页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不合理第49-50页
  (三)支架搭建欠科学第50-52页
  (四)教学组织忽视幼儿主体性第52-55页
  (五)评价内容片面、方式简单第55-56页
 二、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6-60页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第56-57页
  (二)幼儿园教学评价制度第57-59页
  (三)教师自身因素第59-60页
第四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思考第60-81页
 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确定概念框架第60-62页
  (一)把握幼儿科学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第60-61页
  (二)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建立概念框架第61-62页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第62-64页
  (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且表述明确具体第62-63页
  (二)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第63-64页
 三、搭建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支架第64-72页
  (一)精心选择活动材料第64-66页
  (二)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第66-71页
  (三)预设有针对性的教师指导第71-72页
 四、构建师幼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第72-77页
  (一)教师要树立平等对话观第72-73页
  (二)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第73-75页
  (三)师幼合作解决问题第75-77页
 五、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案第77-81页
  (一)评价内容多元第78-79页
  (二)评价方式多样第79-81页
结语第81-82页
注释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第88-9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社会性软件培养中职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管理问题研究--以菏泽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