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合金汽车风扇离合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风扇离合器概述 | 第12-13页 |
| ·冷却风扇调节简介 | 第13页 |
| ·几种风扇离合器 | 第13-16页 |
| ·普通硅油风扇离合器 | 第13-14页 |
| ·电子风扇离合器 | 第14-15页 |
| ·磁流变风扇离合器 | 第15-16页 |
| ·形状记忆合金风扇离合器 | 第16页 |
| ·国内外汽车风扇离合器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国内汽车风扇离合器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外风扇离合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SMA 特性简介 | 第18-21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形状记忆效应(SME) | 第18-20页 |
| ·超弹性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2 发动机冷却系设计及调节 | 第23-31页 |
| ·发动机冷却系 | 第23-24页 |
| ·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 | 第23-24页 |
| ·发动机冷却系的有效性 | 第24页 |
| ·发动机冷却系的分类 | 第24-25页 |
| ·水冷型冷却系 | 第24-25页 |
| ·风冷型冷却系 | 第25页 |
| ·水冷型冷却系传热分析和设计计算 | 第25-29页 |
| ·水循环系统(水系) | 第25页 |
| ·水冷冷却系设计 | 第25-27页 |
| ·风扇选型设计 | 第27-28页 |
| ·风扇转矩和功率计算 | 第28页 |
| ·水冷系设计校核 | 第28-29页 |
| ·冷却系统调节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形状记忆合金风扇离合器的设计 | 第31-49页 |
| ·形状记忆合金风扇离合器的设计原理 | 第31页 |
| ·风扇离合器结构形式 | 第31-34页 |
| ·风扇离合器与普通离合器的对比 | 第31-32页 |
| ·摩擦式风扇离合器结构形式 | 第32-33页 |
|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弹簧布置形式 | 第33-34页 |
| ·摩擦材料的选择 | 第34页 |
| ·风扇离合器基本参数确定 | 第34-37页 |
| ·转矩容量确定和转矩传递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 ·离合器后备系数 确定 | 第35-36页 |
| ·摩擦片外径确定 | 第36-37页 |
| ·离合器主动盘、主动轴设计 | 第37-39页 |
| ·主动盘设计 | 第37页 |
| ·主动轴设计 | 第37-38页 |
| ·主动轴的计算、校核 | 第38-39页 |
| ·离合器从动盘、从动轴设计 | 第39-41页 |
| ·从动盘设计 | 第39页 |
| ·从动轴设计 | 第39-41页 |
| ·SMA 驱动器结构形式 | 第41-42页 |
| ·SMA 驱动器设计 | 第42-46页 |
| ·设计原理 | 第42-43页 |
| ·设计理论及计算 | 第43-46页 |
| ·风扇离合器总装图和样机实物图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离合器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49-59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0-52页 |
| ·风扇离合器模态分析前处理 | 第52-54页 |
| ·风扇离合器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 ·模态分析参数设置 | 第53-54页 |
| ·风扇离合器模态分析结果 | 第54-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SMA 风扇离合器性能分析 | 第59-68页 |
| ·离合器转矩能力与温度关系式 | 第59-60页 |
| ·实验研究 | 第60-66页 |
| ·实验目的 | 第60页 |
| ·实验内容 | 第60-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课题总结 | 第68-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