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的普遍存在性 | 第13-14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对企业融资结构决策的影响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隐性终极控制权与融资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关于隐性终极控制权和融资结构和方式的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融资结构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终极控制权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的定义及特征 | 第19-20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的实现方式 | 第20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 第20-21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下融资结构的选择 | 第21-24页 |
·股权稀释效应(dilution effect) | 第21-22页 |
·自由现金流量效应(free cash flow effect) | 第22页 |
·破产效应(bankruptcy effect) | 第22-24页 |
第3章 民营上市公司隐性终极控制权和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 第24-41页 |
·民营上市公司的概念界定与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民营上市公司的概念界定 | 第24页 |
·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民营上市公司的隐性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和两权分离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存在隐性终极控制权的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民营上市公司内、外源融资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民营上市公司权益融资与负债融资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民营上市公司长、短期债务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对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 | 第34-41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比例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效应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被收购风险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杠杆效应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终极控制性股东的类型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董事会结构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第4章 隐性终极控制权对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1-59页 |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 第41页 |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第41-46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41-42页 |
·解释变量 | 第42-43页 |
·控制变量 | 第43-46页 |
·样本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 第46-47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46页 |
·数据来源 | 第46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46-47页 |
·隐性终极控制权对融资结构决策的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7-59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52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2-5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57-59页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建议 | 第59-63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9-60页 |
·研究的建议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