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种子移植理论”视角下葛浩文《生死疲劳》译本模糊语言翻译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 研究源起与文献综述第10-16页
  1、研究缘起第10-11页
  2、作品与译本概况第11-13页
  3、文献综述第13-16页
 (二)研究问题和意义第16-17页
第一章 种子移植理论第17-22页
 (一)种子移植理论产生背景第17-18页
 (二)种子移植理论主要概念第18-19页
 (三)种子移植理论和文学翻译第19-22页
第二章 “种子”——模糊语言与文学翻译第22-30页
 (一)自然语言的特质——语言模糊性第22-24页
 (二)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第24页
 (三)模糊语言与文学翻译第24-25页
 (四)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的三个层面第25-27页
  1、语言层第26-27页
  2、文化层第27页
  3、修辞层第27页
 (五)模糊语言移植的困难第27-30页
  1、语言差异第28页
  2、意境的构造第28-29页
  3、译者因素第29-30页
第三章 “种子”的移植——《生死疲劳》中的模糊语言翻译第30-45页
 (一)语言层第30-38页
  1、语义模糊第30-34页
  2、语用模糊第34-38页
 (二)文化层第38-40页
  1、文化意义模糊第38-39页
  2、文化背景模糊第39-40页
 (三)修辞层第40-45页
  1、修辞意义上的模糊第40-42页
  2、修辞手段运用层面上的模糊第42-45页
结语第45页
(一)葛浩文译本中对原作模糊语言的翻译处理第45-46页
(二)本研究的不足和前景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奔驰(中国)汽车公司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唯美与道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