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系统及轮对不平衡对高速车辆动态性能影响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6页 |
| ·列车的驱动装置 | 第11-12页 |
| ·轮对不平衡的影响 | 第12-15页 |
| ·高速列车振动特性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2 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其模型的建立 | 第20-30页 |
| ·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20-23页 |
|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激励 | 第20-22页 |
|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 第22-23页 |
| ·基于simpack的齿轮系统建模 | 第23-28页 |
| ·齿轮传动系统建模 | 第23-25页 |
| ·基于仿真模型的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 | 第25-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3 整车驱动装置模型的建立及其仿真结果 | 第30-46页 |
| ·车辆模型的建立 | 第30-37页 |
| ·CRH2型动车组基本参数 | 第30-31页 |
| ·动力学模型拓扑关系 | 第31-32页 |
| ·带驱动系统的整车动力学建模 | 第32-35页 |
| ·模型验证 | 第35-37页 |
| ·整车模型的动态响应 | 第37-41页 |
| ·整车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 第37-40页 |
| ·曲线通过能力 | 第40-41页 |
| ·对比分析有无驱动装置时整车动态响应 | 第41-43页 |
| ·对比分析有无时变啮合刚度下整车动态响应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牵引扭矩波动与齿轮啮合频率的耦合作用 | 第46-62页 |
| ·扭矩波动的建模 | 第46-48页 |
| ·28Hz扭矩频率下整车动态响应 | 第48-51页 |
| ·系统的动态响应 | 第48-50页 |
| ·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啮合特性 | 第50-51页 |
| ·不同频率的扭矩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 第51-56页 |
| ·轮对、车体、转向架的动态响应 | 第51-54页 |
| ·齿轮箱的动态响应 | 第54-56页 |
| ·轮齿的动态特性 | 第56页 |
| ·无扭矩波动作用下,系统的动态响应 | 第56-59页 |
| ·车体和转向架的动态响应 | 第56-58页 |
| ·齿轮系统的动态响应 | 第58-59页 |
| ·变刚度牵引拉杆作用下,系统的动态响应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5 轮对不平衡对车辆振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62-78页 |
| ·转向架耦合振动模型建立 | 第62-67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 ·转向架耦合振动方程 | 第63-65页 |
| ·模态频率的比较 | 第65-66页 |
| ·随机轨道不平顺时的车辆响应比较 | 第66-67页 |
| ·转向架纵向-垂向耦合振动车辆响应分析 | 第67-74页 |
| ·恒定刚度牵引拉杆对应的车辆频响曲线 | 第70-71页 |
| ·变刚度牵引拉杆对应的车辆频响曲线 | 第71-73页 |
| ·CRH2牵引拉杆刚度变化对应的车辆频响曲线 | 第73-74页 |
| ·外部激励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 | 第74-76页 |
| ·轮对不平衡量等级对平稳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 ·橡胶节点阻尼对平稳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作者简历 | 第84-8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