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对校外学习中心的质量监控研究--基于伙伴关系的视角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研究综述的简评第16-17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20页
     ·相关概念第17-19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外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机构质量监控的启示第21-29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合作伙伴关系理论第21-22页
     ·以学生为中心远程学习理论第22页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第22-23页
   ·国外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机构质量监控对我国的启示第23-29页
     ·国外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的发展概况第23-24页
     ·国外发达国家网络教育校合作机构质量监控的发展第24-26页
     ·国外发达国家网络教育合作机构质量监控对我国的启示第26-29页
第3章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第29-39页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进展第29页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及校外学习中心的发展规模第29页
     ·校外学习中心的基本构成第29页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发展的现状第29-32页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控行为第29-31页
     ·试点高校对校外学习中心的质量监控行为第31页
     ·校外学习中心自身的质量监控行为第31-32页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质量监控行为第32页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校外学习中心的质量监控问题分析第32-39页
     ·从主办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角度来说第34-35页
     ·从校外学习中心自身的监控角度来说第35-38页
     ·从社会的质量监控角度来说第38-39页
第4章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的实证研究第39-56页
   ·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的评估指标的设计第39-46页
     ·层次分析法(AHP)及操作步骤第39页
     ·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9-41页
     ·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评价指标的权重第41-46页
   ·E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对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应用研究第46-56页
     ·E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及校外学习中心基本情况第47-48页
     ·质量监控内容及操作第48-52页
     ·结果分析第52-56页
第5章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的对策和措施第56-65页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的内容第56-57页
     ·对校外学习中心合作办学模式的质量监控第56-57页
     ·对校外学习中心的服务能力的监控第57页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对校外学习中心内部质量监控措施第57-62页
     ·从主办高校的质量监控层面来说第57-59页
     ·从校外学习中心自身质量监控层面来说第59-62页
   ·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对校外学习中心外部质量监控的措施第62-65页
     ·政府引导各级力量积极协作参与监控第62-64页
     ·加强社会对试点高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的措施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第70-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下一篇:面向IT营销人员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