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科学驱动型产业集群形成中知识流动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基本概念界定、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11-13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1-12页
     ·研究问题提出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13-15页
2 全球创新网络背景下本地-全球知识流动研究框架第15-24页
   ·产业集群本地互动-全球联系知识互动研究进展第16-18页
     ·从强调本地根植性到重视外部联系第16-17页
     ·本地互动和全球联系协调第17-18页
   ·产业集群本地-全球知识互动的多尺度性分析第18-22页
     ·早期集群理论的知识分类第18-19页
     ·基于产业发展阶段的知识分类第19-20页
     ·集群知识来源的多尺度性分析第20-22页
   ·发展中国家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本地-全球知识互动第22-24页
3 创业型大学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分析第24-34页
   ·世界大学职能变化与中国大学发展现状第24-26页
   ·中国重点大学的分布格局分析第26-28页
   ·案例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第28-33页
     ·为本地集群提供人力资本第28页
     ·为集群发展提供知识第28-30页
     ·大学衍生企业形成本地集群第30-31页
     ·孵化中小企业促进集群发展第31-32页
     ·吸引国内外公司研发机构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4 基于知识流动的北京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多尺度分析第34-49页
   ·地理信息产业现状分析第34-36页
   ·基于知识类型的北京地理信息产业集群演化分析第36-40页
     ·技术追踪阶段第37-38页
     ·科学试验阶段第38-39页
     ·研究发展阶段第39页
     ·集群形成阶段第39-40页
     ·集群发展阶段第40页
   ·基于知识流动的北京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多尺度分析第40-49页
     ·全球联系与产业知识流动第40-43页
     ·国家政策与产业环境第43-44页
     ·知识流动的本地响应第44-4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研究结论第49-50页
   ·研究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附录第56-59页
后记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应性绩效与组织认同、创新行为的关系:成长需求的作用
下一篇:前瞻性人格与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绩效: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