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变速器论文

DCT换挡过程膜片弹簧离合器滑摩状况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有关 DCT 起步及换挡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DCT 滑磨状况研究的关键难题第16页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速度摩擦模型的介绍及选取第18-30页
 引言第18页
   ·基本摩擦现象[7-12]第18-20页
   ·摩擦模型第20-27页
     ·静态摩擦模型第20-24页
     ·动态摩擦模型第24-27页
     ·其他摩擦模型第27页
   ·速度摩擦模型软件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摩擦模型在机械系统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DCT 温度摩擦模型的建立第30-51页
 引言第30页
   ·温度变化对干式 DCT 特性的影响分析第30-35页
     ·离合器温升现象第31-32页
     ·离合器摩擦片温升对摩擦系数的影响[2]第32-33页
     ·离合器摩擦片温升对有效摩擦半径的影响第33页
     ·离合器摩擦片温升对接合压力的影响[29-30]第33-34页
     ·离合器摩擦片温升对磨损量的影响第34-35页
   ·干式 DCT 温度模型建立的相关因素第35-39页
     ·建立干式 DCT 温度模型的理论基础第35-36页
     ·热量传导的方式第36-37页
     ·离合器内部热量传导过程第37-39页
   ·离合器壳体内部温度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压盘内部的热传导分析第39-40页
     ·压盘对外的热对流分析第40-41页
     ·压盘温度模型第41页
   ·离合器壳体温度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壳体向外部空气传导热量第42页
     ·壳体向发动机接触面热量传导第42-43页
     ·壳体向变速器接触面热量传导第43页
     ·壳体内外热平衡方程第43页
   ·离合器系统温度模型第43-45页
   ·离合器系统温度模型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第45-49页
     ·各元件表面散系数的获取第45-46页
     ·离合器总成温度仿真模型建立第46-47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4 引入速度和温度摩擦模型的干式 DCT 换挡过程建模第51-71页
 引言第51页
   ·DCT 的机构及工作原理分析第51-54页
     ·两种主流 DCT 的比较第51-52页
     ·干式 DCT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原理第52-54页
   ·离合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第54-57页
     ·离合器动力学模型分析第54-56页
     ·发动机模型第56-57页
   ·离合器换挡动力学模型第57-59页
   ·DCT 换挡品质及评价标准第59-61页
     ·换挡时间第59-60页
     ·冲击度第60页
     ·滑磨功第60-61页
   ·DCT 换挡规律分析第61-67页
     ·现有传统换挡规律第61-63页
     ·换挡规律确定第63-67页
   ·DCT 换挡过程软件仿真模型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摩擦模型对输出扭矩及整车特性的影响分析第71-79页
 引言第71页
   ·摩擦模型对换挡过程 DCT 输出扭矩的影响第71-75页
     ·对于按定义计算离合器扭矩的方程分析第71-72页
     ·扭矩模型的建立需注意的问题第72页
     ·摩擦模型对输出扭矩影响结果比较第72-75页
   ·摩擦模型对换挡过程 DCT 输出滑磨功的影响第75-78页
     ·不同摩擦模型下 DCT 仿真模型滑磨功输出结果第76-77页
     ·摩擦模型对输出滑磨功影响结果比较第77-78页
   ·摩擦模型对 DCT 换挡特性的总体影响第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总结第79-80页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档品质仿真研究
下一篇:混合动力汽车TCS控制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