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社会性软件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9-11页 |
·高考阅卷的反思 | 第9页 |
·语文新课改呼唤教学方法的转变 | 第9-10页 |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3页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17-30页 |
·前期准备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分析 | 第17-19页 |
·建立运用社会性软件写作的环境 | 第19页 |
·课外写作训练的过程设计 | 第19-24页 |
·积累写作素材 | 第20页 |
·创作 | 第20-21页 |
·评价交流 | 第21-22页 |
·修改反馈 | 第22-23页 |
·建立写作档案 | 第23-24页 |
·实践活动流程及效果评定 | 第24-30页 |
·高一上期课外写作实践活动 | 第24-25页 |
·高一下期课外写作实践活动 | 第25-26页 |
·高二上期课外写作实践活动 | 第26-27页 |
·高二下期课外写作实践活动 | 第27-29页 |
·高三上期课外写作实践活动 | 第29-30页 |
第3章 案例分析 | 第30-35页 |
·背景分析 | 第30-31页 |
·前期调查 | 第31-32页 |
·实施方案 | 第32-33页 |
·效果评估 | 第33-35页 |
第4章 实践结论 | 第35-44页 |
·形成的写作教学方式总结 | 第35-39页 |
·从课堂写作训练走向情境写作 | 第35页 |
·从个别化写作走向社会性写作 | 第35-37页 |
·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走向立体的发展的评价方式 | 第37-39页 |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39-41页 |
·教师的角色定位 | 第39-40页 |
·文体的多样化,语言的规范化 | 第40页 |
·原创还是抄袭 | 第40-41页 |
·如何应对网络学习失控的危险 | 第41页 |
·成果展示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