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叶圣陶写作教学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5页
第一章 叶圣陶写作主体观的确立第15-31页
 第一节 叶圣陶的写作主体思想第16-25页
  一、“求诚”为核心的文德观第16-18页
  二、“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写作训练观第18-20页
  三、为“应需”的写作目的观第20-22页
  四、“养成习惯”的作文教学观第22-25页
 第二节 主体确立在写作学上的影响第25-31页
  一、主体确立为写作学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第26-27页
  二、主体确立思想在写作教学上的深远影响第27-31页
第二章 叶圣陶的写作教学定位观第31-44页
 第一节 叶圣陶关于中学写作的定位第31-35页
  一、中学写作的文类定位:普通文章第32-34页
  二、中学写作的目标定位:培养写作能力第34-35页
 第二节 叶圣陶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第35-44页
  一、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构成第36-39页
  二、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第39-44页
第三章 叶圣陶的教师指导观第44-58页
 第一节 作文命题观:化被动为主动第44-50页
  一、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第45-48页
  二、教师命题的换位思考第48-50页
 第二节 作文评改观第50-58页
  一、“通”且“好”的指导原则第51-52页
  二、养成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第52-53页
  三、教师批改应注意的事项第53-55页
  四、教师“下水文”的评改示范性第55-58页
第四章 叶圣陶写作理论中的“新文化”理念第58-70页
 第一节 培养公民意识第59-63页
  一、写作教育的平民化追求第59-62页
  二、写作教育要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第62-63页
 第二节 抒发真情实感第63-67页
 第三节 发扬个性第67-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义的视频内容提取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张谷若的中译本《无名的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