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出版的涵义 | 第12-15页 |
一、出版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出版的类型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涵义 | 第15-20页 |
一、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含义及特点 | 第15-17页 |
二、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内容 | 第17-18页 |
三、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功能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的特点 | 第20-22页 |
一、出版监管的严格性 | 第20页 |
二、出版发行对象的明确性 | 第20页 |
三、出版发行范围的广泛性 | 第20-21页 |
四、出版物内容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流程的监管 | 第22-34页 |
第一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阶段法律监管中的审定 | 第22-25页 |
一、“出版”的法律监管——审定概述 | 第22-23页 |
二、义务教育教科书审定制度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复制阶段法律监管中的许可 | 第25-29页 |
一、复制的法律监督——许可概要 | 第25-26页 |
二、行政权对复制的监管 | 第26-29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发行阶段法律监管中的行政合同 | 第29-32页 |
一、行政合同缔结的主要方式——招标 | 第29页 |
二、教科书发行监管中招标的运用 | 第29-32页 |
第四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的监管主体 | 第32-34页 |
一、义务教育教科书审定阶段的监管主体 | 第32页 |
二、义务教育教科书复制阶段的监管主体 | 第32-33页 |
三、义务教育教科书发行阶段的监管主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监管现状 | 第34-39页 |
第一节 出版监管法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一、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法律规范体系的现状 | 第34页 |
二、出版法律规范体系现状所引出的问题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对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的过度监管 | 第35-36页 |
一、严格的进入监管 | 第35页 |
二、严格控制各出版社图书的种类数量 | 第35页 |
三、严格限制出版社的经营范围 | 第35-36页 |
四、过度的价格监管 | 第36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的监管漏洞 | 第36-39页 |
一、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缺乏法定、独立的监管机构 | 第36-37页 |
二、义务教育教科书审查制度不完善 | 第37页 |
三、义务教育教科书供应及选择使用制度不健全 | 第37页 |
四、对义务教育教科书监管者的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制定《出版法》规范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法律监管 | 第39-43页 |
一、制定《出版法》的必要性 | 第39页 |
二、对《出版法》中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监管的立法建议 | 第39-43页 |
第二节 运用政策和法律规范对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进行合理监管 | 第43-46页 |
一、主管部门运用法律政策进行监管 | 第43-45页 |
二、运用行政处罚管理办法进行监管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教科书监管要重视教育规律 | 第46-47页 |
一、尊重教育规律 | 第46页 |
二、放宽教育自主权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