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引言第11-12页
   ·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发展趋势第14-16页
   ·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综述第16-19页
     ·水下机器人体系结构第16-17页
     ·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的一般流程第17-19页
   ·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第19-24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2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第25-37页
   ·引言第25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5-29页
     ·滑动模态第26-28页
     ·到达条件第28页
     ·滑动模态渐近稳定,且有良好动态品质第28-29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数学模型第29-31页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第29-30页
     ·切换函数S(x)的模型第30页
     ·控制的切换模式(控制模式)第30-31页
   ·可控正则型多输入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第31-36页
     ·可控正则型多输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切换模式第32-33页
     ·可控正则型系统化为线性简约型第33页
     ·切换函数的设计第33-35页
     ·趋近率削弱抖振的控制策略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机器人运动建模及滑模控制器设计第37-54页
   ·引言第37页
   ·坐标系选取及运动参数第37-43页
   ·空间运动方程第43-46页
   ·建立运动模型第46-48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第48-51页
     ·AUV的五自由度运动模型的可控正则化第48-50页
     ·给定运动跟踪模型的正则化第50-51页
   ·水下机器人的位置控制第51-53页
     ·切换函数的设计第51-52页
     ·趋近率削弱抖振的控制策略设计第52页
     ·积分变结构控制技术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改进切换面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第54-66页
   ·引言第54页
   ·极点配置法设计切换面的改进方法第54-59页
     ·折线型切换面设计第56-58页
     ·折线切换面下的控制器输出第58-59页
   ·速度控制下的切换面设计第59-60页
   ·给定位置处定速控制下的切换面设计第60页
   ·计算机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0-65页
     ·应用改进切换面进行定位控制仿真实验第60-62页
     ·应用改进切换面速度控制仿真实验第62-63页
     ·给定位置处定速控制仿真实验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基于滑动区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第66-78页
   ·引言第66页
   ·解决抖振问题的传统控制方法第66-68页
   ·一种削弱抖振的方法第68-73页
     ·滑动区域第68-69页
     ·到达条件第69页
     ·等效控制第69-70页
     ·稳定性分析第70-71页
     ·比较分析第71-73页
   ·仿真试验第73-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公司财务战略中的税收筹划研究
下一篇:近临界水体系沥青质催化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