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财务战略中的税收筹划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跨国公司财务战略的税收环境分析 | 第16-31页 |
·跨国公司财务战略特征 | 第16-18页 |
·跨国公司的特点 | 第16页 |
·跨国公司财务战略及其定位 | 第16-17页 |
·税收环境影响跨国公司财务战略管理 | 第17-18页 |
·东道国税收环境 | 第18-25页 |
·税收管辖权 | 第18-20页 |
·对外国直接投资课征的具体税种 | 第20-22页 |
·税收激励 | 第22-23页 |
·反避税条款 | 第23-25页 |
·母国税收环境 | 第25-28页 |
·税收管辖权 | 第25页 |
·外国来源所得的税收 | 第25-26页 |
·重复征税的避免 | 第26-27页 |
·反避税条款 | 第27-28页 |
·影响跨国公司税负的因素 | 第28-30页 |
·税制的类别 | 第28-29页 |
·税率和税基 | 第29页 |
·税收优惠 | 第29页 |
·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跨国公司税收筹划的模型评价 | 第31-37页 |
·东道国税收模型 | 第31-34页 |
·基本模型──Hartman模型 | 第31-32页 |
·税收对成熟企业的影响 | 第32-33页 |
·税收对不成熟企业的影响 | 第33页 |
·东道国税收模型的评价 | 第33-34页 |
·母国税收模型 | 第34-36页 |
·基本模型──Jun模型 | 第34-35页 |
·母国税收影响的途径 | 第35-36页 |
·母国税收模型的评价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跨国公司筹资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 第37-45页 |
·跨国公司筹资战略的税收效应 | 第37-39页 |
·跨国公司筹资战略 | 第37页 |
·跨国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税收效应比较 | 第37-39页 |
·税收对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机制 | 第39-41页 |
·MM理论和权衡模型理论 | 第39页 |
·跨国公司资本结构模型 | 第39-41页 |
·跨国公司筹资战略中税收筹划的实施 | 第41-44页 |
·控制资本结构──资本弱化 | 第41-42页 |
·通过跨国租赁享受税收优惠 | 第42-43页 |
·利用内部借款的转让定价 | 第43页 |
·组建金融基地公司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 第45-65页 |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税收效应 | 第45-48页 |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 | 第45页 |
·税收激励政策的刺激效应 | 第45-46页 |
·避免国际重复征税政策的效应 | 第46-48页 |
·税收对跨国公司投资效果的作用机制 | 第48-52页 |
·税收与投资收益率 | 第48-50页 |
·税收与投资能力 | 第50-51页 |
·税收与投资风险 | 第51-52页 |
·税收与投资方向 | 第52页 |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中税收筹划的实施 | 第52-64页 |
·公司组建形式的选择 | 第52-58页 |
·设立海外公司的具体形式 | 第58-61页 |
·投资地点的选择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跨国公司收益分配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 第65-75页 |
·跨国公司收益分配的税收效应 | 第65-68页 |
·跨国公司收益分配战略 | 第65-66页 |
·税收对跨国公司收益分配的调控 | 第66-68页 |
·跨国公司股息汇回模型分析 | 第68-72页 |
·Altshuler的股息汇回模型 | 第69-71页 |
·Desai股息汇回模型 | 第71-72页 |
·跨国公司收益分配战略中税收筹划的实施 | 第72-74页 |
·套用国际税收协定 | 第72-73页 |
·降低股利支付率 | 第73页 |
·以商品代替股利支付 | 第73-74页 |
·利用延期纳税条款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