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8-9页 |
四、论文框架及其思路 | 第9-10页 |
第一章 地理开放性试题概述 | 第10-21页 |
第一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概念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 第13-16页 |
一、试题与答案的开放性 | 第13-14页 |
二、问题情境的生活化 | 第14页 |
三、答题过程的思维性 | 第14-15页 |
四、多学科的融合性 | 第15-16页 |
五、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 第16页 |
第三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类型 | 第16-18页 |
一、按内容分类 | 第16-18页 |
二、按形式分类 | 第18页 |
第四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8-21页 |
一、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习有用的地理 | 第19页 |
二、提高学生素质 | 第19-20页 |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编制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编制的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要求 | 第21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22页 |
三、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学说和建构主义 | 第22-23页 |
四、比格斯 SOLO分层评价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 | 第24-29页 |
一、开放性原则 | 第24-25页 |
二、限制性原则 | 第25-26页 |
三、思维性原则 | 第26-27页 |
四、生活化原则 | 第27页 |
五、个性化原则 | 第27-28页 |
六、新颖性原则 | 第28页 |
七、创新性原则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范例分析 | 第29-33页 |
一、范例1 | 第29-30页 |
二、范例2 | 第30-31页 |
三、范例3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主要评价方法 | 第33-38页 |
一、SOLO分层评价法在地理开放性试题评价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二、PTA量表法在地理开放性试题评价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实验与统计分析 | 第38-45页 |
一、实验设计与过程 | 第38-39页 |
二、统计分析 | 第39-44页 |
三、对 SOLO分类评价理论运用于评价开放性试题的思考 | 第44-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一、结论 | 第45-46页 |
二、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