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劳动力论文--劳动就业与失业论文

一个就业研究的新视角--地租、利息、产权

引言第1-9页
第一章 就业理论综述与评判第9-33页
 第一节 就业、失业概念的基本界定第9-11页
  就业与失业的通常涵义第9-11页
  本文就业与失业的基本涵义第11页
 第二节 就业理论综述第11-28页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第11-17页
  新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第17-18页
  凯恩斯就业理论第18-19页
  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第19-20页
  供给学派的就业分析第20-21页
  现代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第21-28页
 第三节 对这些就业理论的评论与本文研究的意义第28-29页
 附录一 失业存在形式的社会、经济意义第29-33页
第二章 地租、利息与就业第33-53页
 第一节 地租、利息的性质第33-43页
  土地在经济中的作用第33-34页
  土地的所有权状况与地租的存在的关系第34-37页
  地租的价值导向意义第37-41页
  地租引致的失业的存在形式及其经济效果第41-43页
 第二节 从经济史认识地租、利息与就业第43-51页
  从经济史中地租和利息的起源认识其本质第43-50页
  据经济史分析地租与就业的相关性第50-51页
 第三节 地租、利息与就业第51-53页
第三章 交易类型、产权制度与就业第53-89页
 第一节 交易类型的演进及其性质第53-59页
  生产增长的内在机制——用生产活动替代风险储备第53-54页
  供给剩余的借贷关系对生产率的强制性提高第54-55页
  借贷关系中交换的性质分析第55-56页
  平等商品生产者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的性质第56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性质第56-57页
  交易类型的演进及其交易性质的变化第57-59页
 第二节 企业产权界定第59-64页
  在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中认识法人企业产权第59-61页
  从财产约束(所有权)和收益约束中界定法人企业产权第61-64页
  从生产要素自身的性质进行企业产权界定第64页
 第三节 公共产权界定第64-70页
  相互冲突产权间交易的动力及产权界定第65-68页
  产权界定的经济效应第68-70页
 第四节 用产权关系分析就业的基本框架第70-72页
  以法人企业为单位来认识产权及就业的影响第70-71页
  在市场关系中认识法人企业产权及对就业的影响第71页
  从产权的制度规定中认识产权对就业的影响第71-72页
  从法人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认识对就业的影响第72页
 第五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产权关系分析第72-76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产权分析第73-7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效率评价第75-76页
 附录二 产权界定所隐含对公共资源在竞争性使用时所遵顺裁决原则的十个案例第76-81页
 附录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的产权关系分析第81-89页
第四章 对现实就业的分析——以中国案例为主第89-111页
 第一节 利率、产权对现实失业率情况的解释第89-91页
  贷款利率与失业率相关性第89-90页
  对利率与失业率负相关的产权解释第90-91页
 第二节 理论探索的纯粹性与就业现实的复杂性第91-94页
  就业理论探索的纯粹性第91-92页
  中国就业现实的复杂性第92-93页
  全面认识就业理论第93-94页
 第三节 改善我国就业状况的建议第94-100页
  理论意义上的政策建议第94-96页
  宏观层次意义上的政策建议第96-100页
 附录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状况第100-11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筒式谷物种子干燥机的研制
下一篇:多媒体通信中同步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