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方言儿化现象研究
第一章 导言 | 第1-7页 |
一 迁安市概况 | 第5页 |
二 迁安方言儿化的研究现状 | 第5-6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6-7页 |
四 本文主要发音合作人简介 | 第7页 |
五 论文所用符合说明 | 第7页 |
第二章 迁安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7-11页 |
一 迁安方言的声调系统 | 第7-8页 |
二 迁安方言的声母系统 | 第8-10页 |
三 迁安方言的韵母系统 | 第10-11页 |
第三章 迁安方言儿化现象的描写 | 第11-26页 |
一 关于“儿化” | 第11页 |
二 迁安方言儿化的读音形式 | 第11-12页 |
三 迁安方言儿化读音形式的事实描写 | 第12-19页 |
四 迁安方言儿化读音特点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五 迁安方言儿化与唐山其他地区方言儿化的比较 | 第22-23页 |
六 迁安方言儿化的连读变调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迁安方言儿化在词类中的分布及其特点 | 第26-32页 |
一 迁安方言儿化在词类中的分布及其特点 | 第26-30页 |
二 迁安方言儿化词汇同北京儿化词汇意义的初步比较 | 第30-32页 |
三 儿化连用的情况 | 第32页 |
第五章 迁安方言儿化的语法功能及其作用 | 第32-37页 |
一 构词作用 | 第32-33页 |
二 区分词义,改变词性 | 第33-34页 |
三 修辞作用 | 第34-35页 |
四 迁安方言中表程度的特殊儿化助词“显儿” | 第35-37页 |
第六章 余论 | 第37-38页 |
一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37页 |
二 今后深入研究的设想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