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教材研究与管理论文

学科课程的价值再认——一个基于生命发展的视角

序言第1-7页
第一部分 呼唤生命: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价值的审视第7-15页
 一、 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具体表现第8-11页
  (一) 、 学科课程价值的功利化、工具化第9-10页
  (二) 、 学科课程价值的人为分割第10页
  (三) 、 学科课程价值的“悬浮”化第10-11页
  (四) 、 学科课程价值的单一化第11页
 二、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学科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影响第11-13页
  (一) 、 学生生命的条块化第11-12页
  (二) 、 学生生命的物化第12-13页
 三、 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价值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第13-15页
  (一) 、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分析第13页
  (二) 、 个人发展因素分析第13-14页
  (三) 、 学科课程自身发展因素分析第14-15页
第二部分 关注生命:学科课程的价值再认第15-48页
 一、 学科课程价值再认的基本原则第15-18页
  (一) 、 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辩证统一第15-16页
  (二) 、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协同发展第16-17页
  (三) 、 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第17-18页
 二、 学科课程价值再认的时代背景及理论与实践基础第18-23页
  (一) 、 学科课程价值再认的时代背景第18-19页
  (二) 、 学科课程价值再认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19-23页
 三、 从生命发展的视角再认学科课程的价值第23-48页
  (一) 、 学生生命的解读第23-29页
  (二) 、 学科课程的重读第29-38页
  (三) 、 学科课程的价值再认:学科课程生命发展价值的具体内涵第38-48页
   1 、 学科课程的全面性生命发展价值第39-41页
   2 、 学科课程的全体性生命发展价值第41-45页
   3 、 学科课程的全程性生命发展价值第45-48页
第三部分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对有关问题的质疑第48-51页
 一、 论文的意义第48-49页
 二、 论文写作中出现的疑点、困惑及设想第49-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体外反应系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下一篇: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体外反应体系中蜕膜淋巴细胞增殖和绒毛滋养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