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我国教师幸福感研究概观 | 第12-17页 |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概观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被试 | 第21页 |
·研究工具 | 第21-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第3章 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 | 第24-40页 |
·《综合幸福问卷》信度分析 | 第24页 |
·《综合幸福问卷》效度分析 | 第24-25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 第25-27页 |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27-35页 |
·不同性别、婚姻、私有住房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27页 |
·不同学科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不同年龄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28-29页 |
·不同教龄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29-31页 |
·不同学校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31页 |
·不同职称、学历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31-33页 |
·不同收入的幸福感差异比较 | 第33-35页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 第35-36页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幸福感的关系 | 第36-38页 |
·职业倦怠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6页 |
·职业倦怠与幸福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职业倦怠与总体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幸福感路径分析 | 第38页 |
·高校教师与其他人群幸福感比较 | 第38-40页 |
第4章 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结果讨论 | 第40-47页 |
·《综合幸福问卷》结构分析 | 第40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状况及特点 | 第40-45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基本特点 | 第40-41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性别、年龄差异 | 第41-42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婚姻、住房差异 | 第42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学历、职称差异 | 第42-43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学校差异 | 第43-44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教龄差异 | 第44页 |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收入差异 | 第44-45页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 第45-47页 |
第5章 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建议 | 第47-51页 |
·树立正确的高校教师人才观 | 第47页 |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 第47-48页 |
·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 第48页 |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 第48-49页 |
·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 第49-50页 |
·教师应塑造积极的品质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1-52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51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附录 A 综合幸福问卷(Multipl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MHQ) | 第56-59页 |
附录 B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Educators Survey,MBI-ES)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