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对华语言及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马礼逊传教事业研究 | 第14-15页 |
·马礼逊文教事业研究 | 第15页 |
·马礼逊与新闻出版事业研究 | 第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 早期的语言学习与传教目标的确立 | 第17-22页 |
·基督教家庭与宗教启蒙 | 第17页 |
·初期语言训练:立志于海外传教 | 第17-19页 |
·神学院时期语言学习的几个基本特性 | 第19-20页 |
·专注于中文学习为跨文化传播做准备 | 第20-22页 |
4 马礼逊的汉语学习与字典编纂策略 | 第22-38页 |
·学习中文: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阻碍 | 第22-27页 |
·清廷严苛的法令与中文学习的困境 | 第22-23页 |
·提升中文能力与领悟中国典籍 | 第23-24页 |
·中文学习三阶段与双语教学基础的奠定 | 第24-27页 |
·《华英字典》的编纂策略及文化影响 | 第27-38页 |
·《华英字典》第一部分的编纂策略及特点 | 第27-28页 |
·《华英字典》第二部分的编纂策略及特点 | 第28-31页 |
·两部汉英字典编纂策略的区别与联系 | 第31-32页 |
·《华英字典》第三部分的编纂策略及特点 | 第32-34页 |
·《华英字典》的出版及文化影响 | 第34-38页 |
5 马礼逊翻译策略及双语教育策略研究 | 第38-55页 |
·接受理论境域下的马氏《圣经》汉译策略 | 第38-49页 |
·接受理论境域下的翻译观 | 第38-40页 |
·马礼逊与译作的交流策略 | 第40-43页 |
·译经原则的选择与“第二次接受活动” | 第43-47页 |
·接受理论境域下的异化与归化翻译 | 第47-49页 |
·马礼逊早期双语教育的实践与策略选择 | 第49-55页 |
·英华书院的的办学构想与双语教育实践 | 第49-51页 |
·英华书院的语言教学模式和传播绩效 | 第51-55页 |
6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