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三)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理论 | 第11-16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涵义和关键 | 第11页 |
1.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涵义 | 第11页 |
2.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关键 | 第11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原因 | 第11-13页 |
1.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2.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 第12-13页 |
(三)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3-16页 |
1.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 第13-15页 |
2. 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 | 第15-16页 |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 | 第16-25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原则 | 第16-18页 |
1. 教学资源的科学性 | 第16页 |
2.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 第16页 |
3. 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 第16-17页 |
4.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的结合性 | 第17页 |
5.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相结合 | 第17页 |
6. 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性 | 第17-18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途径 | 第18-19页 |
1. 积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 第18-19页 |
2. 大力加强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 第19页 |
3. 大力培养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 | 第19页 |
(三)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效果 | 第19-25页 |
1. 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19-20页 |
2.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第20-21页 |
3. 有利于优质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 第21-22页 |
4. 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过程 | 第22页 |
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第22-23页 |
6. 有利于强化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 第23页 |
7. 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第23-25页 |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 第25-32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1. 教师主导作用被削弱 | 第25页 |
2. 师生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 | 第25页 |
3. 教师的盲目整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 第25-26页 |
4. 忽略历史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 第26页 |
5. 历史课件的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 第26页 |
6. 制作粗糙的课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 | 第26-27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应处理好几大关系 | 第27-29页 |
1. 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学习的关系 | 第27页 |
2. 信息技术与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关系 | 第27页 |
3.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要素的关系 | 第27-28页 |
4.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 | 第28页 |
5. 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 第28-29页 |
6. 课堂容量大与学生接受能力间的关系 | 第29页 |
(三) 整合背景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 第29-32页 |
1. 教师要有与时俱进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 | 第29-30页 |
2. 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 | 第30-31页 |
3. 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学科素养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