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体系安排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 第12-17页 |
·独立董事的概念 | 第12页 |
·独立董事的定义 | 第12页 |
·独立董事的分类 | 第12页 |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与发展 | 第12-13页 |
·独立董事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两权分离理论 | 第13-14页 |
·委托—代理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5页 |
·独立董事的功能 | 第15-16页 |
·独立董事制度的评价 | 第16-17页 |
3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 | 第17-22页 |
·美国上市公司基本特征 | 第17页 |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 | 第17-18页 |
·美国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 | 第18-19页 |
·美国独立董事实践 | 第19-22页 |
·美国独立董事的选任 | 第19-20页 |
·美国独立董事的职责 | 第20-21页 |
·美国独立董事的报酬 | 第21-22页 |
4 德国监事会及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分析 | 第22-25页 |
·德国监事会制度概述 | 第22页 |
·德国监事会起源和发展 | 第22页 |
·德国监事会制度的特征 | 第22-24页 |
·德国监事会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5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展和实施现状 | 第25-34页 |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 | 第25-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第25页 |
·监事会失效 | 第25-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进程及有关规定 | 第26-29页 |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典型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6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34-46页 |
·正确处理与监事会的功能定位关系 | 第34-36页 |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划分 | 第35-36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 第36-46页 |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 第36-37页 |
·独立董事选任机制 | 第37-38页 |
·独立董事的职权配置 | 第38-40页 |
·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40-43页 |
·制度与公司治理文化环境 | 第43-46页 |
7 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