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1. 概述 | 第15-30页 |
·鱼类制品的脂肪氧化研究 | 第15-21页 |
·脂肪氧化酸败的机理 | 第15-16页 |
·影响鱼类制品脂肪氧化的主要因素 | 第16-18页 |
·脂肪酸败的危害性 | 第18-19页 |
·脂肪氧化程度的评定 | 第19-21页 |
·脂肪氧化的控制 | 第21-27页 |
·氧气与脂肪食品的包装 | 第21-24页 |
·真空、充气包装 | 第22页 |
·封入脱氧活性包装 | 第22-23页 |
·封入气体置换剂包装 | 第23-24页 |
·抗氧化剂 | 第24-27页 |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 第25页 |
·天然抗氧化剂 | 第25-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脂肪氧化的研究 | 第30-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主要原料 | 第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主要设备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氧气含量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1页 |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脂肪酸的提取 | 第31页 |
·酸价(AV)测定 | 第31页 |
·过氧化值(POV)测定 | 第31页 |
·硫代巴比妥酸(TBARS)测定 | 第31页 |
·羰基值(COV)测定 | 第31-32页 |
·L、a、b 值测定 | 第32页 |
·感官评分 | 第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不同贮藏温度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主要指标的变化 | 第32-34页 |
·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酸价(AV)变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过氧化值(POV)变化的影响 | 第33页 |
·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羰基值(COV)变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变化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圆鲹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34-37页 |
·贮藏温度对蓝圆鲹鱼片感官评定的影响 | 第34-35页 |
·贮藏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色泽的影响 | 第35页 |
·脂肪氧化测定指标与感官评定的相关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氧气含量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7-39页 |
·氧气含量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AV 变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氧气含量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TBARS 变化情况 | 第38页 |
·氧气含量对蓝圆鲹鱼片贮藏期内色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9页 |
·脂肪氧化测定指标与感官评定的相关分析 | 第39页 |
·氧气含量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抗氧化剂对蓝圆鲹鱼片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 第40-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材料 | 第40页 |
·主要原料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主要设备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脂肪酸的提取 | 第40页 |
·酸价(AV)测定 | 第40-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各处理组对贮藏期间AV 值的影响 | 第41页 |
·复合TP 与迷迭香提取物对蓝圆鲹鱼片协同抗氧化效果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蓝圆鲹鱼片货架期间抑制脂肪氧化研究 | 第43-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材料 | 第43页 |
·测定方法 | 第43页 |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测定结果 | 第44-46页 |
·因素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46-48页 |
·单因子效应 | 第46页 |
·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效应分析 | 第46-48页 |
·模拟验证 | 第48-49页 |
·工艺参数优化 | 第49页 |
3. 讨论 | 第49页 |
·温度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49页 |
·氧气对蓝圆鲹鱼片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49页 |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量对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49页 |
4. 结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不同包装形式的蓝圆鲹鱼片贮藏货架期预测 | 第51-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页 |
·测定方法 | 第51页 |
·蓝圆鲹脂肪氧化动力学方程原理 | 第51-52页 |
·脂肪氧化酸败的一级动力学方程原理 | 第51-52页 |
·货架寿命的计算 | 第52页 |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常压包装蓝圆鲹鱼片货架期间酸价(AV)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52-55页 |
·酸价的变化曲线 | 第52-54页 |
·贮藏过程中酸价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54-55页 |
·货架寿命的计算 | 第55页 |
·封入脱氧剂包装蓝圆鲹鱼片货架期间酸价(AV)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55-58页 |
·酸价的变化曲线 | 第55-57页 |
·贮藏过程中酸价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57-58页 |
·货架寿命的计算 | 第58页 |
·真空包装蓝圆鲹鱼片货架期间酸价(AV)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58-61页 |
·酸价的变化曲线 | 第58-60页 |
·贮藏过程中酸价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60-61页 |
·货架寿命的计算 | 第61页 |
·充气包装蓝圆鲹鱼片货架期间酸价(AV)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61-64页 |
·酸价的变化曲线 | 第61-63页 |
·贮藏过程中酸价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63-64页 |
·货架寿命的计算 | 第6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9页 |
1. 总结 | 第66-68页 |
2. 本文创新点 | 第68页 |
3. 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