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8-21页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第8-10页 |
二、文献回顾 | 第10-15页 |
三、史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四、主旨与篇章 | 第19-21页 |
第一章 中美租借关系确立的背景 | 第21-52页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国军事援助的争取 | 第21-40页 |
一、国民政府的对美求援与物资采购活动 | 第21-29页 |
二、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演变 | 第29-40页 |
第二节 美国租借政策的诞生与影响 | 第40-51页 |
一、《租借法》及其后续法案的出台 | 第40-45页 |
二、租借政策的双重影响 | 第45-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 第52-107页 |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发展 | 第52-59页 |
一、防御援助汇报处时期的租借援助机制 | 第52-56页 |
二、租借事务管理署成立后的租借援助机制 | 第56-59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形成 | 第59-77页 |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创建 | 第62-70页 |
二、宋子文改革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尝试 | 第70-72页 |
三、中国银行与求援新路径的开辟 | 第72-77页 |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工作之进行 | 第77-100页 |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申请 | 第77-86页 |
二、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营运 | 第86-96页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初期建设 | 第96-100页 |
第四节 美国的租借援华观念与马格鲁德使团来华 | 第100-106页 |
一、美国租借援华观念的展露 | 第100-103页 |
二、马格鲁德使团来华及其影响 | 第103-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 第107-158页 |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转变与中国求援工作的新动向 | 第107-123页 |
一、美国租借拨款方式的变化 | 第107-109页 |
二、美国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的变化 | 第109-111页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组织人事的调整 | 第111-119页 |
四、中国对英美联合参谋长会席位的力争 | 第119-123页 |
第二节 史迪威与租借物资主导权之争 | 第123-141页 |
一、塔尔萨事件与史迪威来华 | 第123-129页 |
二、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局面的出现 | 第129-135页 |
三、宋子文对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的因应 | 第135-138页 |
四、史迪威管理租借物资职权的削弱与丧失 | 第138-141页 |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使命的延续与终结 | 第141-156页 |
一、缅甸陷落之前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 第141-148页 |
二、缅甸陷落之后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 第148-153页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关闭与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变换 | 第153-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四章 中国对美国的回惠租借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交涉 | 第158-177页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回惠租借的实施 | 第158-162页 |
一、为驻华美军提供食宿服务 | 第158-160页 |
二、为驻华美军直接垫付法币 | 第160-162页 |
第二节 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交涉 | 第162-175页 |
一、回惠租借协议草案的提出与讨论 | 第162-166页 |
二、10亿美元借款要求与回惠租借协议的流产 | 第166-172页 |
三、孔样熙赴美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解决 | 第172-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175-177页 |
结语 | 第177-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0页 |
后记 | 第190-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