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零 绪论 | 第9-13页 |
| 一、写作缘起 | 第9页 |
| 二、《說文》及《說文》道路行走義漢字研究綜述 | 第9-10页 |
| 三、研究意義 | 第10-11页 |
| (一) 構建《說文》道路行走義漢字的意義體系 | 第10-11页 |
| (二) 應用語義場理論和隱喻學理論進行本義推源互証 | 第11页 |
| 四、關于道路行走義字研究的幾點說明 | 第11-13页 |
| (一) 研究範圍 | 第11页 |
| (二) “道路行走”義字的意義體系 | 第11-13页 |
| 第一章《說文》道路行走相關事務名稱字研究 | 第13-26页 |
| 一、道路組 | 第13-16页 |
| (一) 釋“道” | 第13-14页 |
| (二) 釋“路” | 第14-15页 |
| (三) 釋“涂(途)” | 第15-16页 |
| 二、通道通街組 | 第16-20页 |
| (一) 釋“行” | 第16-17页 |
| (二) 釋“術” | 第17页 |
| (三) 釋“街” | 第17-18页 |
| (四) 釋“衢” | 第18-19页 |
| (五) 釋 | 第19页 |
| (六) 釋“衕” | 第19-20页 |
| 三、小路組 | 第20-23页 |
| (一) 釋“徯(蹊)” | 第20-21页 |
| (二) 釋“徑” | 第21-22页 |
| (三) 釋“畛” | 第22-23页 |
| 四、足迹組 | 第23-26页 |
| (一) 釋“迹” | 第23页 |
| (二) 釋 | 第23-24页 |
| (三) 釋“、歱、踵”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走”與“不走”動作字研究 | 第26-44页 |
| 一、行走字研究 | 第26-32页 |
| (一) 走——奔 | 第26-28页 |
| (二) 行——步(踄)——(徒) | 第28-30页 |
| (三) 趨向性行走動詞“趨——赴()——趣” | 第30-32页 |
| 二、疾行字研究 | 第32-36页 |
| (一) 含“疾”義的行走字研究,側重行走速度快 | 第32-35页 |
| (二) 含“急”義的行走字研究,側重行走對象人的心情“急” | 第35-36页 |
| 三、行不進字研究 | 第36-44页 |
| (一) 徘徊不前組 | 第36-39页 |
| (二) 難行組 | 第39-41页 |
| (三) 不行組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各種行走狀態字研究 | 第44-76页 |
| 一、表行走意思字研究 | 第44-47页 |
| 二、表行走狀態字研究 | 第47-63页 |
| (一) 征行組 | 第47-49页 |
| (二) 長行之皃 | 第49-50页 |
| (三) 曲行皃 | 第50-53页 |
| (四) 巡行皃 | 第53-55页 |
| (五) 緩行組 | 第55-60页 |
| (六) 輕行皃 | 第60-62页 |
| (七) 快走貌 | 第62-63页 |
| 三、其他行貌字研究 | 第63-76页 |
| (一) 走部 | 第63-66页 |
| (二) 辵部 | 第66-68页 |
| (三) 足部 | 第68-70页 |
| (四) 彳部 | 第70-73页 |
| (五) 行部 | 第73-76页 |
| 第四章 與行走相關的行爲動詞——跳越、來往、遷移逃亡義字研究 | 第76-96页 |
| 一、跳躍組 | 第76-84页 |
| (一) 跳組 | 第76-84页 |
| 二、來往組 | 第84-88页 |
| (一) 迋——往 | 第84-85页 |
| (二) 逝——(徂)——適 | 第85-87页 |
| (三) 復——(?) | 第87-88页 |
| 三、遷移逃亡組 | 第88-96页 |
| (一) 遷移字研究 | 第88-90页 |
| (二) 逃亡字研究 | 第90-96页 |
| 注釋 | 第96-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 附錄 | 第102-103页 |
| 讀碩期間發表的論文 | 第103-104页 |
| 後記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