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游戏指导力”培训资源包开发的研究--以结构游戏为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一、研究缘起第12-13页
        (一)游戏指导:能力为先第12页
        (二)游戏指导:现实困境第12-13页
        (三)游戏指导:搭建平台第13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综述第14-24页
        (一)概念阐释第14-17页
        (二)文献综述第17-23页
        (三)笔者的分析与思考第23-24页
    四、理论基础第24-26页
        (一)成人学习理论第24-25页
        (二)建构主义理论第25页
        (三)培训迁移理论第25-26页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31页
        (一)研究方法第26-29页
        (二)技术路线第29-31页
第二章 “游戏指导力”全方位基线分析第31-42页
    一、全方位基线分析的内涵第31页
    二、“结构游戏指导力”全方位基线分析第31-42页
        (一)“结构游戏指导力”社会发展需求第31页
        (二)结构游戏的基本元素第31-32页
        (三)“结构游戏指导力”培训需求分析第32-42页
第三章 培训资源包的设计第42-52页
    一、培训资源包的项目定位第42-43页
        (一)培训对象的定位第42页
        (二)培训模式的定位第42-43页
    二、培训资源包的设计模型第43-46页
        (一)设计模型的原则第43-44页
        (二)培训资源包设计模型概述第44-46页
    三、培训资源包核心要素的设计第46-52页
        (一)培训主题的择取第46-48页
        (二)培训目标的阐述第48-52页
第四章 培训资源包的开发第52-73页
    一、培训资源包的基本认识第52-56页
        (一)培训资源包的内容来源第52-53页
        (二)培训资源包的构成元素第53-56页
    二、培训资源包的开发与编制第56-73页
        (一)幼儿结构游戏水平分析第56-60页
        (二)问题的归类及解析第60-63页
        (三)理论的选择与转化第63-67页
        (四)个性问题的梳理与提示第67-73页
第五章 培训资源包的实施第73-88页
    一、专题一:结构游戏指导策略第73-80页
        (一)培训目标第73页
        (二)培训准备第73页
        (三)预读材料包第73-74页
        (四)热身活动第74-75页
        (五)中心概念第75-77页
        (六)实践上的反思和点子第77-78页
        (七)持续的安排第78-80页
    二、专题二:结构游戏的评价第80-88页
        (一)培训目标第80页
        (二)培训准备第80页
        (三)预读材料包第80-82页
        (四)热身活动第82-83页
        (五)中心概念第83-85页
        (六)实践上的反思和点子第85页
        (七)持续的安排第85-88页
第六章 培训资源包的评价第88-92页
    一、培训资源包的评价与局限性第88-91页
        (一)培训资源包的评价第88-90页
        (二)培训资源包的局限性第90-91页
    二、培训资源包的创新之处与展望第91-92页
        (一)培训资源包的创新之处第91页
        (二)培训资源包的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附录第97-114页
    附录1 “结构游戏指导力”问卷第97-99页
    附录2 “结构游戏指导力”观察记录表第99-100页
    附录3 “结构游戏指导力”培训资源包(节选)第100-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研究
下一篇:大班额背景下避免一日生活中幼儿消极等待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