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一)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课题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16-22页 |
一、创作性戏剧的含义 | 第16页 |
二、创作性戏剧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创作性戏剧的类型 | 第17-18页 |
四、创作性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19页 |
(一)创作性戏剧的起源 | 第18页 |
(二)创作性戏剧走入学校 | 第18-19页 |
五、创作性戏剧教育在儿童表演力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 第19-20页 |
(一)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 第19页 |
(二)有利于儿童情感情绪的表达 | 第19-20页 |
(三)有利于儿童创造能力的激发 | 第20页 |
注释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创作性戏剧在儿童表演力培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以黑河市红缨贝贝婴幼园为例 | 第22-28页 |
一、调查方案的制定 | 第22-23页 |
(一)调查问卷的制定 | 第22页 |
(二)访谈问卷的制定 | 第22-23页 |
二、调查方案的实施 | 第23页 |
(一)调查时间的确定 | 第23页 |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23页 |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3-28页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创作性戏剧在儿童表演力培养中应用的优势分析—以黑河市红缨贝贝婴幼园为例 | 第28-32页 |
一、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 第28-29页 |
(一)作用机理分析 | 第28页 |
(二)作用例证分析 | 第28-29页 |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 第29-30页 |
(一)作用机理分析 | 第29页 |
(二)作用例证分析 | 第29-30页 |
三、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 | 第30页 |
(一)作用机理分析 | 第30页 |
(二)作用例证分析 | 第30页 |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 第30-32页 |
(一)作用机理分析 | 第31页 |
(二)作用例证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创作性戏剧在儿童表演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幼儿教师认知不正确 | 第32页 |
(一)幼儿教师教学理念模糊 | 第32页 |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 第32页 |
二、戏剧活动的形式单一 | 第32页 |
三、戏剧活动参与性不强 | 第32-34页 |
(一)幼儿自身参与性不强 | 第33页 |
(二)幼儿教师参与性不强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创作性戏剧在儿童表演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 第34-40页 |
一、树立正确创作性戏剧教育理念 | 第34-35页 |
(一)以生为本,精选戏剧素材 | 第34页 |
(二)因材施教,开展层次教学 | 第34-35页 |
二、创新创作性戏剧教育活动形式 | 第35-36页 |
(一)改编戏剧 | 第35页 |
(二)自编戏剧 | 第35-36页 |
三、强化各主体参与戏剧主动性 | 第36-40页 |
(一)强化幼儿自身的参与力度 | 第36-37页 |
(二)强化幼儿教师的参与力度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