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员工工作生活冲突、敬业度、任务绩效及离职意向关系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图目录第11-12页
表目录第12-14页
1 绪论第14-22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本研究拟要解决的问题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理论意义第17页
     ·实践意义第17-18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第18-19页
   ·研究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第19-22页
2 以往研究回顾第22-52页
   ·工作生活平衡/冲突研究综述第22-30页
     ·工作生活平衡/冲突概念的界定第22-25页
     ·工作生活平衡/冲突的理论基础第25-27页
     ·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冲突的成因以及影响第27-30页
   ·员工敬业度研究综述第30-37页
     ·员工敬业度的定义及研究发展第30-31页
     ·员工敬业度的结构维度及测量第31-32页
     ·敬业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32-33页
     ·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3-36页
     ·员工敬业度的结果变量研究第36-37页
   ·人格特质研究综述第37-41页
     ·尽责性第38-40页
     ·内控型人格特质第40-41页
   ·组织支持研究综述第41-45页
     ·组织支持的概念界定第41-42页
     ·组织支持的维度以及测量第42页
     ·组织支持的前因及结果变量研究第42-43页
     ·组织支持与相关变量关系研究第43-45页
   ·离职意向研究综述第45-48页
     ·雇员离职对组织的影响第45-46页
     ·离职意向产生的原因第46-47页
     ·有关雇员离职的理论模型及进展第47-48页
   ·任务绩效研究综述第48-52页
     ·绩效的概念界定第48-49页
     ·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第49-52页
3 研究构思及假设第52-60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52-53页
   ·初步访谈研究第53-56页
   ·研究模型以及假设第56-60页
4 研究设计第60-66页
   ·研究方法第60-61页
   ·变量概念说明及问卷设计第61-63页
   ·问卷试测第63-64页
   ·正式调查对象第64-66页
5 数据分析第66-100页
   ·因素分析及信度、效度分析第66-73页
     ·员工工作生活冲突子问卷的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第66-67页
     ·员工敬业度子问卷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第67-69页
     ·组织支持量表的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第69页
     ·内控型人格特质子问卷的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第69-70页
     ·尽责性子问卷的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第70-71页
     ·任务绩效量表的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第71-72页
     ·离职意向量表的信、效度以及因素分析第72-73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3-74页
   ·相关分析第74-75页
   ·不同背景特征方差分析第75-82页
     ·员工工作生活冲突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变化第75-80页
     ·员工敬业度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第80-82页
   ·回归分析第82-100页
     ·相关变量对任务绩效及离职意向的分层回归分析第82-84页
     ·员工工作生活冲突对任务绩效及离职意向的回归分析第84-85页
     ·员工工作生活冲突对员工敬业度的回归分析第85-87页
     ·员工敬业度对员工任务绩效、离职意向的回归分析第87-88页
     ·验证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第88-91页
     ·验证组织支持缓冲效应的回归分析第91-95页
     ·验证内控型人格缓冲效应的回归分析第95-97页
     ·验证尽责性缓冲效应的回归分析第97-100页
6 讨论第100-120页
   ·假设检验结果整理第100-103页
   ·构思模型的修正第103-104页
   ·研究结果讨论及解释第104-114页
     ·员工工作生活冲突以及员工敬业度现状讨论第105页
     ·工作生活冲突、敬业度、任务绩效、离职意向直接效应讨论第105-107页
     ·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讨论第107-109页
     ·组织支持、内控型人格、尽责性的缓冲效应讨论第109-112页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工作生活冲突和敬业度的影响讨论第112-114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14-115页
   ·管理启示第115-117页
   ·研究不足第117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附录第130-134页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系情绪视角下品牌感知对顾客角色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分析师跟踪与公司治理因素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