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超越: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 | 第11-12页 |
二、课外阅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2页 |
三、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诸多困境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国内课外阅读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二、国外课外阅读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文献法 | 第20页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20页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 第21-24页 |
第一节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阅读的内涵 | 第21页 |
二、课外阅读的内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 第22-24页 |
一、课外阅读启迪学生的心智 | 第22页 |
二、课外阅读开发学生的智力 | 第22页 |
三、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 | 第22-23页 |
四、课外阅读增长学生的知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 第24-32页 |
第一节 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 第24-26页 |
一、调查样本 | 第24页 |
二、调查设计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调查样本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6-32页 |
一、课外阅读目的功利 | 第26页 |
二、课外阅读选择随意 | 第26-27页 |
三、课外阅读方式单一 | 第27-28页 |
四、课外阅读内容网络化 | 第28-29页 |
五、课外阅读资源狭窄 | 第29-30页 |
六、课外阅读环境缺失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困境的成因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考试评价诱发课外阅读目的功利 | 第32-33页 |
一、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 | 第32页 |
二、学校、老师、家长过于看重学生成绩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阅读计划缺失引发课外阅读选择随意 | 第33-34页 |
第三节 阅读习惯差导致课外阅读方式单一 | 第34-35页 |
一、没有养成交流阅读内容的习惯 | 第34-35页 |
二、没有养成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 | 第35页 |
第四节 信息化时代驱动课外阅读内容网络化 | 第35-36页 |
一、网络阅读快捷方便 | 第35-36页 |
二、纸质书籍数量有限 | 第36页 |
第五节 图书来源单一造成课外阅读资源狭窄 | 第36-37页 |
第六节 环境创设乏力引致课外阅读环境缺失 | 第37-40页 |
一、社会环境缺失 | 第37-38页 |
二、校园环境缺失 | 第38页 |
三、家庭环境缺失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困境的超越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学校应加强环境建设 | 第40-42页 |
一、改革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 | 第40页 |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 第40-41页 |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 第41-42页 |
四、加强图书室建设 | 第42页 |
第二节 教师应加强读书指导 | 第42-47页 |
一、制定班级阅读计划 | 第42-43页 |
二、开展班级阅读活动 | 第43-44页 |
三、推荐班级阅读内容 | 第44-45页 |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 第45-46页 |
五、保障学生阅读时间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家长应参与支持 | 第47-51页 |
一、提高思想认知 | 第47页 |
二、营造书香家庭 | 第47-48页 |
三、培养阅读习惯 | 第48-50页 |
四、监管网络阅读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